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上帝真的比較眷顧笨蛋嗎?

幾個月前因朋友介紹,認識了一個App叫「 得到 」,在中國看起來很火,上面有很多大咖說書給你聽,很多課程聽起來還頗有道理,其中一個我最喜歡的說書人叫做" 吳軍" ,去年他的節目叫做「 硅谷來信 」,硅谷就是矽谷,是中國用語。今年的新課叫做「谷歌方法論」,其中第9封信開始的幾封信是討論「上帝比較喜歡笨人」。下面是課程裡舉的一個例子: 為了保護它的隱私,我以化名ABC代表這家公司。有一天,來了一個甘肅來的“土老帽”買電腦,ABC公司的銷售經理開出比市場價高5%的價格給對方,對方居然接受了。不過對方提出一個條件,在合同上再加價的20%,作為採購員自己的回扣。 這種賺錢方式在當時的中關村很普遍.ABC公司的銷售經理一看對方要好處,就表示自己有難處,講除非自己也拿到點好處,否則不願意承擔給回扣的風險,其實當時給回扣很常見,並沒有所說的風險。對方的採購人員倒也爽快,答應把1/4的回扣還給給ABC公司的銷售經理。 ABC公司按照10.5萬元賣給了對方。對方又要了2萬元的回扣,於是合同和發票上的金額就是12.5萬元了。在兩萬元的回扣中,ABC公司的銷售經理自己拿回了5000元,給了對方的採購人員1.5萬元。 接下來就有一個問題,是先付款,還是先發貨,這一點永遠有爭議。在中國發了貨拿不到貨款的事情時有發生,這才讓摩拜單車的CEO王曉峰過去感嘆,銷售不僅要把貨賣出去,還要把錢拿回來。 我自己在那兩年的銷售生涯中,有一次就是收款非常困難,不得不出差兩次上門討賬,才把錢要回來。因此,比較認死理的人會堅持先付款,這樣對於賣方比較安全。當然,給了錢的人也會擔心對方遲遲不發貨,並且把貨款挪作他用,因此付款未必爽快。  這次從甘肅來的這個“土老帽”特別實誠,把匯票帶在了身上,ABC公司的經理喜出望外。不過,對方提出一個小要求,“既然錢也給了,東西還放在你們這裡等待發貨,我馬上也要走了,能否將兩萬元回扣先付給我?“畢竟回扣是現金,人離開了也不好交接。ABC公司的經理覺得這個要求也合理,更何況自己還連哄騙從對方的回扣裡扣下5000元,於是就把回扣給了對方。 到此為止,ABC公司的經理覺得賺了個大便宜,公司和自己都有好處。但是,幾天後他才發現,對方的賬上根本就沒有什麼錢,對方來的這一次,根本也不打算騙他的貨,只想騙這一萬五的回扣,這筆錢在二十多年前

浩蕩兩千年-吳曉波 讀書心得

這本書花了我幾週才看完,因為內容很紮實,字也不大,間距不寬,這樣看起來應該叫做「值回書價」。看這本書很不容易,以我一個對中國歷史極度痴狂的人來說,還是需要一點準備及消化,還好作者的這個中國2000年基本無進步理論其實也不是第一次出現在我的閱讀清單中,只是一直不為主流思想。像唐德剛寫的晚清七十年早在30年前就不斷的提出,中國的成功在於早西方國家很多步的2000多年就成立了一個穩定且大一統的專制國家,春秋戰國時期建立的書同文,車同軌,郡縣制,鹽鐵專賣這些歷史課本上的考試重點,不斷著影響著中國人2000年來的生活與學生們的分數,只是一般人只要通過了聯考跟學測後就不太關心,以為這些事離我們已遠,沒想到這些幾千年前就創立的制度還不斷的對我們伸出魔掌。但也由於這些早期成功與千年不變,導致我們近代成為落後的民族,一直到晚清才因為工業革命及全球化而暴發出來。讀完這書後更可以了解裙帶關係、官商勾結事實上是中國人文化及生活中的一部分,重農輕商只是個假議題,為了要讓廣大的農民覺得他們被重視而編織出來的一個謊言罷了。只是到了1978年後的祖國最重要的小矮人鄧小平,宣布了「對內改革、對外開放」,超級資本主義的才真正的被解放了.... 政商關係或官商勾結由來已久  國營企業或是官股色彩的公司其實不是現在才出現的,這些組織通常都有一個特色就是特許跟壟斷,自春秋的管仲開始推行『唯官山海為可耳』的鹽鐵國營制度後,第一次建立了「資產國有,承包經營」的概念,幫助官府來掌物各種自然資源的稀有財產就變成中國紅頂商人主要工作,皇帝及帝王之家也樂意分他們一杯羹,畢竟鹽鐵專營後,收稅藏在有形的必需商品之中,近似於買賣,老百姓心理上比較不會反彈。也因此造成了某種程度的與民爭利,並且抑制了自由經濟的發展。因為這些紅頂商人跟官府是綁在一起的,只要拉攏好這些官老爺,自己自然是吃香喝辣,不需要拿出真本事來跟競爭對手對抗,久了以後自然效率差且無競爭力,最後就跟逐漸腐敗的王朝一起消失。這樣的歷史不斷的在重演即使拉到現代也是一樣,像清代最大的票號(類似現在的銀行)日升昌因為壟斷公款匯兌而起,也因清朝被推翻而倒閉,台灣似乎很多銀行及企業也正走在同樣的道路上,至於能持續多久我想答案應該很清楚,中華民國改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那天,這些企業應該也會一同走向盡頭。 富國強兵的計畫經濟最後的結果都是迅速的被

讀書心得挪威縮影--李濠仲

遙想上一本讓我津津有味,愛不釋手的旅遊書就是詹宏志的「旅行與讀書」,直到今天詹宏志的兩個羊頭讓我一直惦記著要去伊斯坦堡吃那味水煮羊頭跟羊眼睛,即使我連個確切的位址都還不知道,同時也啟發了我喜歡跳出準備好行程旅遊的濫觴,這就之後有空發這書的讀書心得時再說說吧。外勞芭偏好文字順暢,深刻描寫細節卻又廢話能力極佳的文字,這兩本都是同一型態,不要忘了有個專寫廢話的天王--九把刀,這種書的精隨都在其廢話中,所以讀起來輕快無負擔(比起古文XD)卻又悄悄的值入內心深處無法忘懷,常常一本書不用半天就看完了,看完後卻又覺得很失落因為不知多久之後才能再欣賞到這樣有趣的文字。 挪威縮影則是比起「旅行與讀書」多了許多因為常駐挪威的在地經驗及作者縝密的觀察,配合一些歷史緣由典故,讀完了這書你似乎就跟挪威人是多年的好朋友或是老對手了,自書中知道挪威人的心理矛盾跟歷史包袱。寫書人可以把每個地方的文化說的這麼清楚有趣,真的是要一定的功力,與作者以旁觀者的角度與筆觸來剖析整個挪威社會有很大的關係。 書中細緻的刻劃了維京人自海盜到石油富有國家的內心感受與轉變。我很想知道他們接著該怎麼解決穆斯林在挪威社會上的格格不入?但又不想放棄他們崇尚自由平等開放的人權期許?這議題看起來就像現在敘利亞的難民一樣,挪威幾十年前解救了一批中東難民,卻為他們帶來了顆不定時炸彈,互相文化不交流,互看不順眼,卻又沒有好的方法去解決,也許這還需要個幾百年時間慢慢融合。書中也觸擊了挪威人跟瑞典的新愁舊恨,卻又互相依賴,第一次從此書中知道原來挪威是1905年從瑞典和平獨立 ,對比現在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第一次知道原來瑞典人這麼大方與仁慈,願意放手讓小老弟自立門戶,還與他情同手足的合作舉辦一系列國際的活動,當然這也經過了幾十年的諒解。同時也讓我想到了台灣跟中國的複雜關係,同是中國人的兩岸是否不要再爭吵9x共識或是沒有共識,台灣是國家還是不是國家?獨立還是統一?是共產黨竊國還是國民黨誤國?真心的互相協助一同在國際上爭取最大利益。目前看起來這也是個需要幾百年時間的事情,即使2020年中共真的武力統一了台灣,似乎要兩岸同心的機會也不大。 實在很慶幸從圖書館借來兩個月沒動作,卻在兩次續借後終於翻閱了他,才發現了這本對挪威文化深度描述理解的有趣讀物。 挪威才接近500萬人,所以我沒有任何一個挪威朋

外勞芭去美國面試美國人

外勞芭因為小有一點管理經驗,加上帶人的技巧還不差(就讓我老芭賣瓜一下xd,至少被我帶過的小朋友們不僅還沒拿刀來砍,我過還願意寫我當reference,害我常常莫名其妙的接到矽谷打來的電話,以為有矽谷公司想招募我,才剛開始暗爽就發現人家要的不是我-.-),因此在美國跟台灣都有被賦予招募新人的責任,累積了不少被"職場新鮮人"面試的經驗。招募的職位是跟技術有關的PM,通常我都會希望是資訊電機背景的候選人來應徵,在台灣由於D社也算是間大公司,雖然不見得是光宗耀祖,但好歹曾經風光,要找點前段國立大學的煙酒生來面試問題不大。但在美國就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D社在當地只能算三流公司,知名度普通,加上offer的薪水不高,來應徵的通常都只是當地普通的大學生或在學生,UCI已經是裡面算很不錯的大學了,Job description上我寫的是要找資訊背景的,但事實上幾乎都不會有資訊電機的學生來應徵,因為Google/Amazon/BRCM這種知名大廠在Orange county都有分部,給的薪水又是我們的好幾倍,所以根本供不應求....@@。所以只會來些念marketing, 會計, 經濟, 物理等科系的小朋友 。對於剛出社會的小朋友們我只希望他們對這工作有熱情,並沒有期待他們會什麼東西。 首先會收到履歷,美國人的履歷跟台灣人不同的地方有不少,像不會有照片,年齡,性別,種族,住址等資訊,相信各大輸出台勞的人力銀行都有撰寫英文履歷詳細教學。雖然沒有這些資訊想猜出來其實也不難,姓名就可以先猜出性別、種族及一部分年齡資訊,例如如果是外國人First name會取John、Mary這種古代的名字的通常不會是年輕人,Last name更是看種族一大利器,華人的Chen/Wang/Liu/Lee這種大姓就不用說了,香港人姓"王"的通常會是Wong而不是Wang,中國人姓"周"的會Zhou而不是Chou。看到Nguyen、Vu或Pham基本上是越南裔,Nakanura/Sato就很簡單的知道是日本人,Kwon/Park是韓國人為主。Cohen這種通常是猶太人,還有很多種不同變形像Coen/Cohn/Kahn等等。NBA場上常聽到的Jordan/Smith/Jackson等等都會是非裔美國人。先說這不是種族歧視,我跟偉大的Trump不

踏遍球場--釜山社稷棒球場(韓國樂天巨人主場)

這個專題已經暫停更新一陣子了,主要是因為過去幾年都住在美國,雖然走過一些不錯的球場還參加了球場tour,大部分都是介紹球場建築緣起,博物館跟球員記錄,這些知識我想太多人比我還熟悉的多,就不廢話了。美國的球賽部分除了花生,熱狗,啤酒,Let's Go XXX,球迷裸奔老實說也沒什麼好寫的,告訴各位芭友一堆老人歷史也不有趣,所幸就開他天窗。 作為一個與展元不同的棒球之神一同度過30年的中老球迷,能去各地球場走走,還是很興奮滿足,但遠遠不及這次去釜山看球所獲得的驚艷,想起來我已經很久沒有去全猿主場見見Lamigirls,相信他們應該也進步不少,應該找個時間去走走了。 說實在韓國真的是很不國際化的國家,釜山又比首爾更鄉下,想當年我在首爾用破我的破英文跟手上拿著Toeic的高中韓國妹問路,他居然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就知道基本上英文到處沒有用,說英文也不會通,看韓文又不會懂,光買票就是個大問題,還好Lotte Giant不是什麼大熱門隊伍,不會滿場,開場前去現場買票就可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拍下球場座位圖,用指號碼的方式跟售票員溝通你想要的座位,這樣的方式買票就完全沒有問題,畢竟韓國人英文差,理解力還是不錯的。我最喜歡坐本壘版後方稍高一點的位置,因此選擇了54號本壘版後方高層的看臺,只要10000韓圓(約8.72USD),滿便宜的。 雖然有兩個討厭的竿子但視野不錯 就是票摟 有露營票,而且真的有人在球場露營!連兩場打到半夜,還真是值回票價 這場Lotte的比賽是我目前去現場看球最的棒的比賽沒有之一。原因第一是球隊拼勁,第二是啦啦隊及燈光,第三是球迷。一場比賽打了5小時還沒打完,第10局雙方沒有突破僵局制可以各打5分,還包含一支滿灌炮,這種比賽我還是前所未見,最終打到12局還看到再見安打,害我第一次看了6小時棒球,還花了比球票貴的13500韓圓坐計程車回旅館,連做夢都還在球場喊著Lotte.... 立即尋找便宜機票 10局結束已經23:31 剛好5個小時 應援團雖然只有5人,但真的是一流水準,Lotte girl的量不如Lamigirls多,但質量真的相當優良,我看過各式比賽的show girls,能讓我眼睛一亮的並不多,Lotte妹跳舞的動作與節奏真的很到位,充分展現長髮飄逸的特色,加上

美國開車出遊必備知識

Trump被美國人送入白宮的前8天,載著我三大三小搬家用行李箱的綠白飛機降落在熟悉卻又飄渺的桃園機場,走出空橋迎面而來的第一陣風不是潮溼的熱風,反倒有點涼意。走過機場出關通道,一路都聽到久違的台語,讓過去30個月穿梭在無台語環境的我頗不能適應,總覺得聽著聽不懂的西文跟越文順耳一點。 搭了幾天前”剛好"預定到的順風車返回台北,一路上司機開的四平八穩,不急不乎,沒有超速,沒有搶道,又碰到一個讓我不能適應地方,這樣個舒服專車也僅出現這40分鐘,就又回到了正常台北計程車的節奏。之後搭的車無一不挑戰速限穿越車陣,跨越兩條平行的黃線,忽視停止符號,順便嘲笑一下禮讓直行車待轉的車輛,讓習慣在加州鄉下開車的我心電圖持續上下起伏。 我從小不喜歡開車,更不想在城市開車,總覺得除了不要侵犯別人,防止各寶追殺自己也是必要,開車總是要瞻前顧後,因此感覺壓力很大。去美國走了一遭才知道原來是這個環境造成的,考駕照時不用真的開上路,只要每天練習很少用到的”項目”就會通過,筆試也沒有stop sigh要停止這樣的考題,轉彎車應該禮讓直行車是勸導不是強制,還有那不合理的速限造成大家都”慢慢開”。造成的結果就是同樣是約6成路程走快速道路,美國上下班距離雖長(單程12mile = 19.2km)卻比在台灣開6km快很多。 當然國外的月亮真的比較圓也比較大,但不代表一定都是好的。加州尤其是LA的道路真的爛的可以,地上出現10cm大裂橫真是家常便飯,順順開高速公路不塞車的爽度比台灣好很多但一旦碰上塞車,那痛苦指數遠比台灣塞車高的多,畢竟距離長若速度慢表示塞的時間也久。加上除了飛機跟大城市,沒有其他快速堪用的交通工具,不像台灣還有高鐵,時間多一點還可以搭個自強號。 廢話了這麼多來點實質上的建議好了,如果要去美國開車,GPS是必備,用Google Map當然很好,但還是要準備正常GPS,因為美國的行動網路覆蓋率真的不比台灣(台灣又贏了!搭捷運都可以滿格,超強!)走到鄉下沒有網路非常正常,Google Map就無用武之地,如果真的忘了準備GPS可以去bestbuy買一台,通常也不貴。如果真找不到也請先下載 offline Map 再上路,拿手機空間買生命是非常必須的! 如果開車在”加州",注意只有”加州”,雖然很重

大LA地區如果只有一餐要吃什麼? (update 20190524)

外勞芭最不擅長寫美食文,吃飯又不愛拍照,所以必須要有前言;"看外勞芭美食文有好有壞且多有偏頗,請詳閱yelp或google公開說明書減低風險"。 不美不韓不飲茶 每次回台灣總要跟豬朋酒肉朋友們團聚一下(ㄟ....一個都不要跑),順便測試一下美國胃是否還可以容忍台灣劇毒,但我的要求就是不美不韓不飲茶。美式漢堡大牛排等食物不消說,美國一定大勝,光看某美國最大州的路上牛排館在台分館,就發現美國第一個價格大勝(但差距越來越小),第二可以亂丟花生殼到地上更爽,所以拜託不要跟我約這間。 照片來源:蓁蓁的旅行日記 然後說說飲茶,因為早期移民美國的中國人中以廣東人居多,因為靠海,加上生活不好,也就是魯蛇,所以跟我這小魯一樣決定出國當外勞,有興趣請參閱 外勞文 。美國China town的中餐廳通常說廣東話都通,普通話或國語現在也不差,畢竟祖國很強大。但飲茶這事美國還是比台灣道地,價格也公道。 Las Vegas的金元寶 (口味道地,經濟實惠),Irvine的弘城(特價龍蝦不大但新鮮便宜)、凱悅軒(地方大,地方乾淨,價格稍貴)都提供不錯品質的飲茶,食記請Google美麗好吃人妻蓁蓁的blog,我都看他文章吃飯的。但要注意美國飲茶通常只提供早上到中午或下午,跟香港早茶感覺一樣,但早茶也不是很早開,9:30~10:00才開是常態,注意不要太早或太晚去了。我最喜歡的作法是7點去hiking順便看妹(美國小白正妹很喜歡早早去爬山,跟大部分台灣正妹中午後才出門不同),9:30結束後吃飲茶補充能量。 最後是韓式了 ; 我曾聽韓國歐巴說:韓國第一大城首爾,第二大城LA不是叫假的。人多口多食物就強大。因此不論BBQ、豆腐鍋、泡菜、部隊鍋、螃蟹鍋、牛骨湯甚至不知名小菜真是道道韓力十足,台灣完全找不到可以匹敵的。因此如果只能有一餐Qouta就是韓式料理了。但韓式有好多種阿,要選哪個呢?如果有車,我最推薦的是去 Garden Grove 這個小韓國城吃 牛骨湯 ,這家店我真不知道他名字是什麼,看英文翻譯我都管他叫鐘樓。這只是一家不起眼小店,menu很簡單,總共不超過20項,只有韓文跟英文,韓國大媽的英文也不怎樣,但食物就是優。三年前第一次吃牛骨湯真是驚為天人,份量很大,一般台灣男生都可以吃很飽 ; 三大條帶牛肋條煮的恰到好處,配上黃芥末洋蔥醃醬還有韓式粗粉

入侵美國領土並結交美國朋友

當你放下一切不開心的過去(再次強調這泛指一般人)及關心你的家人,飛往地球另一個國度時,不只是家園要重新建立,柴米油鹽的民生問題要解決,其中一個重要的生活必需品--朋友也必須重新尋找。以我本身的經驗來說,我去美國之前,在面積9629047平方公里(約台灣的269.3倍大)的美國我只有少於20個朋友,擁有綠卡的只有約10個。三年後,當我們最後一周低調搬回台灣時,我想我應該有跟至少50個新朋友說了再見。其中有非常多是美國人,還有很多是沒有辦過護照的美國人(很多美國人其實沒出過國,也不想認識外國人,對外國人的看法就跟Trump所說的一樣,外國人是來搶他們工作的。尤其收入較低的一群美國中產白人是對於外國人很不友善的一群)。 當初前往美國時並沒有抱著跟美國人做好朋友的想法,的確,前一年半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兩三個台灣人在美國到處旅遊,當離南加比較近的地方都走遍了,每到放長假找不到去處時,才意外的重新認識了許多美國朋友。 搬去美國生活後發現空閒的時間其實很多,在台灣朝9晚9是很正常的上班型態,回到家差不多就是洗洗睡。美國大部分工作時間就是8小時,80%時間我晚上下班回到家時也只有6:30pm。春夏白晝時間很長,常常吃完晚餐後太陽仍不想日落西山,可以出去散散步或參加一些活動,最推薦的就是在仲夏的傍晚去海邊吹吹海風順便來個野餐看日落。 我們跟美國人建立最多關係的地方在教會,因為偷懶加上沒車,一開始就去家裡附近走路可以到的美國小教會而不是去找華語教會,這樣的一個決定也促成了我們三年裡認識的美國人多於台灣人。教會中有許多小組活動或是類似園遊會等形式的活動,都會需要大量義工,我們因為空間時間多了,加上沒事就常去參加這類活動。一開始當然尷尬,由於英文能力不佳,加上美國人喜歡踴躍發言,相形之下從小被教育老師說話不要打斷的我們自然只有當聽眾的份。這倒也讓我重新了訓練聆聽的能力,在工作上的幫助很大。尤其當你聽不懂時要怎樣裝懂,如何拋出一些看似有關卻又無關的問題旁敲側擊來聽到你想要知道的答案,甚至當這話題你沒興趣時怎麼拋出一些其他議題來展現你的想法,都是無形中從這樣的小活動建立起來的。 美國人聊天大部分都是一套固定形式做開始,先問個好(What's up?, What are you up to?),聊聊天氣,上週去哪玩,周末有甚麼計畫? 在那高就? 接著就該尋找共同興

想去美國當外勞?先看看你適合嗎?(update 20200616)

這篇文章在草稿躺了很久,一直沒辦法完成,也許是工作忙碌,更多的應該是沒有靈感跟我的懶惰,現在來把它翻修一下,騙騙一些點閱率,如果你覺得我鬼扯得有道理,請幫我分享轉貼並註明出處,想要繼續看我鬼扯的文章也可以加入 外勞芭的粉絲團 ,謝謝。 本文開始#@$%%$%$ 很多台灣的朋友都會問你覺得美國好還是台灣好,我覺得這是個非常非常難回答的問題,對我來說每個地方都有好有壞,再好公司也還是有人哭杯,再差的公司一定有人愛的要死。所以這問題也是一樣的,適合你的地方就是好地方。另外此篇文章是針對一般人的處境來撰寫,如果你有個某某金控擔任VP的老爸或是寫台灣通史的阿祖,還是跟總統一起長大的老媽,我相信你應該不會是我的讀者。 喜愛英文程度 有些朋友可能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是喜愛英文的程度而不是英文好壞,事實上我覺得在台灣學的英文只有很渺小的機會學到"正確"且"實用"的英文,因此在台灣英文考的好頂多只能代表你會考試,並不是你英文足夠跟美國人溝通。說句難聽的,就算是紐約的乞丐英文都比我們好。當你接受太多台灣不正確且陳舊英文的教學後,要洗掉那些沒用卻根深蒂固的英文反而是需要時間及毅力的。因此如果你根本不懂英文、但喜歡英文、願意學習,在美國這樣的環境,反而會比打掉重練快上許多。 當你來美國當外勞後,很多簡單的事情都因為語言變得很困難,像看病、搭車、點菜、搭訕、交朋友。剛開始嘗試會覺得新鮮,超過了365天後終究會轉成困擾,這時候崇洋反而是一種讓你留下的動力。因此不討厭英文是我覺得當外勞的先決條件。 專業與個性 來美國當外勞與否跟你的專業絕對相關,只要你的專業是美國人不喜歡不願意去做的而且美國需要你這樣的人才的,你能留下的機會就很高,像當血汗護理人員,當農夫,當園丁等等,都是美國人不喜歡的工作。目前對於華人來說最夯的就是當軟體工程師,因為這算基層工作,又很重要,職缺多,薪水也好,對英文程度要求較低,如果對自己的要求是留在美國生活,一輩子當個螺絲釘,有份不差的薪水,沒有想要大鳴大放,美國會是個適合你的地方。 與台灣連結度 來美國最最最難割捨的地方就是親朋好友,身處一個7000miles遠的國度,因為時差,90%時間都是一個地方是白天跟另一個是晚上,當台灣的時間是深夜,你再難過還是很難找到在台灣的親友跟你說話。跟

脫歐還是脫貧歐 Brexit

以下言論純屬鬼扯,如有雷同,一定是巧合啦 英國人在端午剛過、2016的初夏選擇了脫歐,說真的我覺得這只是反應了英國人對於貧窮歐洲國家的歧視,這也是脫歐陣營一直在強調的重點。留歐陣營的Cameron一直沒有辦法提出什麼有用的反制政策,坐視脫歐聯盟反撲成功也是個重大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脫歐只是個政治手段,讓脫歐聯盟取得政權,當這些人取得政權後,為了要保有英國競爭優勢( 及維護本身政權 ),一定不是定個日子然後裸脫這麼簡單。我認為找德意志梅姑跟美國希阿姨or川叔叔坐下來談個條約,成立一個"新富有歐美大聯盟",只留下盎格魯(西元五世紀時的英格蘭北部王國的人是為盎格魯人)跟撒克遜人(日耳曼蠻族之一,早年分部在德國境內的下薩克森一帶,公元5世紀入侵不列顛島。史學界以「撒克遜人」指登陸不列顛島的部分,也就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先祖),同時把那些討厭的自以為高尚的雅典女神的子孫,一天到晚bonjour又不講英文的老法,東南歐的雅利安人及靠近中東的閃米人種跟切乾淨,然後假裝馬照跑舞照跳,又不會被發現其實是歐洲國家白人內部的種族歧視。 因此大家不用太緊張,兩年內該去英國玩的去玩,念書的繼續念,反正英鎊貶值還可以少花點錢。寫歐元跟英鎊有關的論文的就改個方向,寫寫未來英國發展,這篇可以免費拿去抄,反正能畢業就好。念完了就乖乖回家,誰叫你不是盎格魯人。英國年輕人也不要哭哭,你叔叔伯伯只是幫你教訓一下可惡的勤勞外國人,但老子先不跟你說因為不能說。 文章鬼扯到這也該有個結尾了,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