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恢復健康」標籤的文章

腦瘤手術筆記 34 - 生病讓我提前學會的一些事情

生病的時候,我才真正明白,有些東西我們平時不珍惜,失去了才知道有多珍貴。身體健康,真的是萬事之首。過去的我,總把身體健康當成理所當然 ,覺得它應該永遠為我服務,卻從沒想過,它也會累,也會抗議。熬夜、加班、隨便吃點便宜又不健康的東西填肚子,我一直在不知不覺中虧待自己的身體。直到生病的那一刻,我才醒悟,原來身體就像是神賜給我們的恩典,祂給了我們這副軀殼,讓我們能走、能跑、能感受這個世界,可我卻沒好好珍惜。  我想起《聖經》裡士師記的故事,以色列人背叛了神整整十次,但每一次,神還是選擇原諒他們,給他們機會重新開始。我覺得自己的身體也是這樣,長期被我忽視,甚至虐待,它卻一次次忍耐,一次次提醒我,直到扛不住了,才用疾病狠狠敲醒我。  回想過去,當蕁麻疹爬上我的皮膚時,我完全沒聽見它的呼喊。那時的我,只覺得這是個小麻煩,隨手拿了抗組織胺壓下去,繼續忙我的生活。從認真沒想過,那不是懲罰,而是警鐘,是身體在用它的方式告訴我:「停下來吧,好好照顧自己。」我選擇了藥物壓制它,而不是停下來休息,讓身體喘口氣。我以為這樣就解決了問題,卻不知道,這只是讓一切問題埋得更深。 這些年為了省錢,我常挑便宜快速的食物吃,油膩、加工、添加物、沒什麼營養;為了賺錢,我讓身體持續工作,喘息的時間給的不多。年輕時,我以為這樣沒什麼大不了,覺得自己有力氣、有精神,扛得住。可生病後,我才明白,年輕時學會照顧自己,遠比年老時再來補救要好得多。年輕時,還有機會復原,還能找回一些失去的健康;等到年紀大了,心裡想改變,卻力不從心,那就真的晚了。  這場病讓我有得有失。得的是,我的一部分過敏體質像流鼻水及鼻塞等,竟然奇蹟般地消失了,好像身體在告訴我,它還願意給我一次機會。可失的也不少——溫度控制失調,常常手腳冰冷或莫名發熱;秒清醒起床的能力沒了,早上醒來總是昏昏沉沉;還有複視,看東西時眼前一片模糊及頭昏。我才意識到,這些小小的功能,原來以前都是身體在默默支持我,而我從沒感激過。  現在,我只希望這場病留下的痕跡,能提醒我永遠把健康放在心上。我不求名利有多輝煌,只想好好活著,和愛我的人分享簡單的幸福,感受這個世界一點一滴的美麗。生病帶來的痛,讓我害怕過、絕望過,但它也教會了我珍惜。也許,這就是它給我的恩典——用苦難換來了覺醒,讓我學會重新愛自己。 腦瘤手術筆記全部文章

腦瘤手術筆記 33 - 腦瘤手術後複視改善經驗:中醫針灸與腳底按摩的療效分享

複視是我開顱手術後遺症之一,2024/10/7 是我手術後除了 配眼鏡 以外,首次明顯感受到複視的改善。轉頭時,影像重合的速度變快了!過去每次轉頭時,總是會先感到頭暈,影像模糊,得等上 3~5 秒才能恢復清晰。這次卻能在一秒內看清楚,並且不再頭暈,這種久違的清晰感真的太棒了!因此,我想深入探討一下, 究竟是什麼讓我的複視逐漸好轉? 中醫針灸治療經驗 中醫跟針灸是我一直想嘗試的治療方式,但找對的醫生真是件很困難的事情。感謝主,我開始寫 FB 日誌後,遇到了一個同有腦瘤的朋友,他手術後也有複視問題,靠著針灸痊癒了,因此他推薦了我榮總的吳大鵬醫師,掛號後等待了一個月,終於到榮總看了中醫門診,目的是治療複視及避免腫瘤復發。吳大鵬醫師是一位直言不諱的醫生,常會非當面的大聲嚴厲地批評浪費醫療資源的病人。他特別不滿那些說自己吃好睡好,卻來掛診的人,抱怨他花了半小時替他們診斷,不如把這些時間留給真正有需要的癌症病患。他的聲音大到診間內外的病人都聽得一清二楚,讓我不禁為他捏了把冷汗。 最近一次回診榮總中醫,整趟行程竟然耗費了 5.5 個小時,從 15:30 出發,到快 21:00 才到家。實際看診只有 3 分鐘,針灸治療也不過 15 分鐘,其他時間都在等待。不過即便如此,我還是願意每三週花這麼多時間來治療,因為治療的這兩個月的治療效果顯著。 除了我,現場大約還有 30 位病人一起等待,許多人離開醫院的時候已經超過 21:00 了。之所以會等這麼久,是因為看診和治療的流程。這個診每次都接待 100 位以上的病人,昨天最後一號是142。醫生會先問診、把脈及開醫囑,需要針灸的病人得留在診間等待。由於醫生無法分身,要等到夠多病人需要針灸,針灸診間位置都坐滿了,醫生才會開始下針。通常這時候第一梯次的號碼通常會跳到 70 以後。這次我的運氣不太好,82 號算是第二批早就看完診的病人,但要等到醫生看完全部 142 號病人,針灸才開始。於是,5 個小時就這樣過去了😥。 不過,我看到醫生和其他病人都很氣定神閒,這應該是常態了。再加上我確實感受到了治療的效果,也深知醫生和護理師的辛苦——他們一個下午得連續看診 7 小時到晚上 9 點。作為受益者的我,確實沒什麼抱怨的理由。  腳底按摩的輔助效果 除了針灸,我也定期做腳底按摩,一週大約兩次,這樣的療程已經持續了 5 個月。我選擇的是吳若石神父和鄭...

腦瘤手術筆記 32 - 從甲狀腺功能低下到質子治療後遺症的經歷

甲狀腺功能低下症狀的身體反應與調整 9 月回診時,我和手術主治醫師討論了 甲狀腺功能低下 的問題,因為之前驗血時發現我的 T3 數值較低,過去三個月來一直服用增進甲狀腺的藥物。雖然疲憊感有些改善,但每天早上 9 點左右,我還是很容易進入夢鄉。這次看診中,醫生發現我的血壓偏低,尤其是舒張壓常常在 60 以下。這種低血壓常見的症狀,比如疲憊、無力,可能跟我最近的狀況有關。 低血壓與慢心跳影響 另外,我的心跳也很慢,坐著不動的時候每分鐘常低到只有 4x 下,這可能會讓我更容易頭暈。過去我就因為心跳慢而感到過頭暈,所以我懷疑這可能是疲憊的另一個原因。我媽還告訴我,這低血壓和慢心跳的體質其實遺傳自我爸,這聽起來還真是家庭版的健康問題。 除此之外,我也請教了幫我執行 質子治療 的腫瘤科醫師有關疲憊的問題。他不認為是低血壓造成的,建議我去內分泌科進一步檢查,甚至提到可能需要暫停甲狀腺藥物和類固醇藥物再進行測試。然而,這個建議和我的手術主治醫師的醫囑有些矛盾,這讓我感到有些不知所措,感覺像是在做一場「醫生選擇題」。到底該聽誰的,還真讓我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麼辦。 疲憊感的觀察與調整 最近幾週我感覺剛起床還沒出門運動時想睡的程度很高,基本上起床後的一小時都是半夢半醒狀態。所以我開始記錄這個「想睡指數」,回顧後發現,自 9 月以來我的運動前想睡指數真的高,平均達 2.94 分,僅有四天的數值低於 3 分(滿分 5 分是最想睡)。 過去的我,根本不需要長時間「清醒」,醒來就能馬上開始處理事情。但最近的狀況讓我覺得,剛睡醒的我需要經歷一段相當長的「清醒時間」,特別是在我感到疲憊、需要頻繁小睡的日子裡。我本來以為小睡 20 分鐘會解決問題,但「清醒時間」的存在,可能讓我需要 1 到 2 小時才能恢復到可運作的狀態。這種情況確實有點讓人頭疼,雖然想改變,卻發現身體的狀態不是我能掌控的,只能盡量接納它,學會跟這段「清醒時間」和平共處。😓。 術後用運動改善疲憊的方法 整體來說,9 月的狀況確實比之前幾個月進步不少,疲憊感輕微了許多,出門的距離也能拉得更遠。許多朋友也告訴我,感覺我說話的表達能力和速度比以前更好了。這些進步讓我感覺很不錯,也增添了信心,雖然還是有很多問題,但有信念相信自己能繼續走下去。 截至 2024 年中秋節的 9 月 17 日,我已經連續運動了 71 天!起初只打算 記錄一下運動...

腦瘤手術筆記 29 - 抗癌飲食怎麼吃?腦瘤術後患者的實際飲食轉型經驗

在 2024 年六月的 MRI 檢查中,我得知腦部殘留的腫瘤已經消失,這個消息無疑是我抗癌旅程中的一個巨大里程碑。我相信 質子治療 在這個過程中佔了60%的功勞,但我也堅信飲食調整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自我評估佔了大約20 ~ 25%的因素。以下記錄了我採取的一些飲食策略,希望能對其他正在抗癌的人有所幫助。 精力湯 / 綠拿鐵 當我知道了 精力湯 / 綠拿鐵 這種飲食方式後,開始跟老婆討論來實行,他願意幫忙製作,我則投資他一台 Vitamix 調理機。精力湯開始成為我們每日飲食中的重要一環。這種湯由各種新鮮蔬菜、水果和穀物混合而成,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劑,有助於提高免疫力,增強身體對抗癌細胞的能力。 喝精力湯對於我補充蔬菜中的營養有相當大的改變,以前因為工作外食應該長期蔬菜水果攝取不足,但又沒有改善的計畫,很可能是造成生病的原因之一。現在則是每天早上就固定補充幾份蔬果,營養上不敢說完全足夠,但起碼相對充足許多。免疫力感覺是因而增強了許多,因為從出院後我過了 7 個月才第一次感冒。 非常感謝老婆的努力付出,為了製作精力湯,他每天至少要多花半小時洗菜備料及製作,真的辛苦他了,這是喝精力湯最大的阻礙,就是要有人每天認真付出製作的時間,即便買冷凍包也還是需要有人花時間去打成汁,代價還是不小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尋「 陳月卿 精力湯 」就會得到更多的資訊。 原型食物 自製原形食物餐 為了抗癌,老婆跟我開始不太吃加工食品,選擇盡量食用原型食物。例如,新鮮的水果、蔬菜、豆類、全穀物和堅果。希望藉著這些食物營養豐富,提供足夠的膳食纖維,減少吃下對身體有害的食物。 老實說這不是件簡單的事,好吃的加工食品實在太多,外食族幾乎無法達成這項任務,如果不是身體需要,我相信我也無法執行的很徹底,但既然碰到了,就只能繼續努力 follow 下去了😭,主要的改變是盡量自己煮,外食也都盡量選擇健康便當。 高碳水 & 高蛋白 高碳水飲食則是質子治療副作用出現的時候才開始實行,老實說執行的有點慢,也讓我現在還遭受疲憊之苦,同時體重也掉了不少,因為當時也不太清楚治療期間應該補充的營養為何?一直到疲憊出現,才發現營養補充部分有些缺乏。 正確來說在治療期間,就應該大量攝取來自於全穀物、地瓜和其他富含纖維的食物的碳水化合物,這些食物可以緩慢釋放能量,維持血糖及體重穩定。但要注意,最好避免...

腦瘤手術筆記 27 - 甲狀腺功能低落

自從腦瘤手術後,我的生活就像進入了一場無休止的戰鬥,每天都有不同的手術後遺症跑出來,讓每一天的時間過的困難。 質子治療 成功消除了腦中的腫瘤,但也帶來了新的挑戰——甲狀腺功能低落。 在接受治療後,我的醫生檢查了甲狀腺功能,發現我的甲狀腺 T3 數值低於正常範圍。這意味著我的身體無法正常產生足夠的甲狀腺激素,導致了一系列困擾的症狀,包括極度疲勞、情緒低落、怕冷及體重增加(我只有體重降低 😭)等。更麻煩的是,我還必須避免食用十字花科植物,如花椰菜、甘藍和蘿蔔,這些食物會進一步抑制甲狀腺功能,這些十字花科蔬菜正是我飲食上的大宗,因此對我的營養補充造成了一些困擾。 十字花科蔬菜含有一種叫做硫代葡萄糖苷的化合物,當這些植物被咀嚼或消化時,會分解成異硫氰酸酯和其他物質,這些物質會干擾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具體來說,這些物質會抑制碘的攝取,而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必需元素。對於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患者來說,這些食物可能會加重病情,導致症狀惡化。 這些症狀讓我感到非常困擾,特別是疲勞和虛弱。即使是簡單的日常活動,也變得困難重重。運動曾經是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但現在,勉強走幾步路就讓我感覺腳步沉重,頭腦昏沈。 最近幾週,我開始服用醫生開給我的甲狀腺藥物。雖然疲憊的感覺仍在,但已有所改善,讓我疲憊的程度減低不少,而不是每天都處於極度疲憊。我也開始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調整飲食、早起運動、吸收新鮮空氣,並努力保持積極的心態。 除了服用藥物,我也積極補充甲狀腺所需的微量元素。以下是身體製造甲狀腺激素所需的關鍵元素:      碘(Iodine) :甲狀腺激素的主要成分,缺乏碘可能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或甲狀腺腫大。食物來源:海鮮(如海帶、海藻)、碘鹽、魚類(如鮭魚、鱈魚)。      硒(Selenium) :有助於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代謝,同時具有抗氧化作用。食物來源:巴西堅果、魚類(如金槍魚、鱈魚)、禽肉、燕麥。      鋅(Zinc) :參與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過程。食物來源:肉類(如牛肉、豬肉)、雞肉、蛋類、堅果(如杏仁、核桃)。 為了加速康復,我特別在日常飲食中增加這些食物,尤其是含有海帶和魚類的選擇。 這些改變讓我感覺稍微好一些,也讓我提醒自己要對未來充滿希望。雖然挑戰依舊存在,但我深信,只要堅持下...

腦瘤手術筆記 11 - 複視

在腦瘤手術後,我面臨著雙眼複視挑戰的後遺症。每一次抬頭看著身邊的人和事物,都像是進入了一個奇幻的世界,他們的身影變得模糊而複雜。看著有兩個頭和四個眼睛的人,這樣的情景讓我感到相當困擾。然而,透過遮住其中一隻眼,我能夠暫時恢復正常。 複視成為了我日常生活的一大困擾,尤其在使用電腦打字、走路或觀看電視時,這種視覺上的混亂讓我感到相當不便。醫生的解釋是,治療這種狀況需要時間,腦中的血塊需要逐漸被吸收,而複視的問題才有望逐漸好轉。或許,這就是一場需要耐心和毅力的康復之旅。 為了讓複視快速改善,我積極參與複視的復健過程。醫生的建議是,神經的康復需要不斷的努力,與其他肌肉不同,神經需要持續的針對性訓練。我在復健的道路上努力克服困難,期待有一天能夠自如地進行日常活動。 雖然現在的日子充滿挑戰,但我深信,這段康復之路終將迎來曙光。在追求康復的同時,我也期待著神的幫助,讓複視的問題能夠迎刃而解,重拾正常的視覺。这是一段需要堅持和信心的旅程,我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 複視 Part 2

加入外勞芭粉絲團

加入外勞芭粉絲團

文章實用嗎?請我喝飲料當做鼓勵吧!

請我喝杯飲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