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提高免疫力」標籤的文章

腦瘤手術筆記 34 - 生病讓我提前學會的一些事情

生病後才懂的珍惜:我的腦瘤手術筆記與身體覺醒之路 身體的抗議:直到生病才明白的道理 生病的時候,我才真正明白,有些東西我們平時不珍惜,失去了才知道有多珍貴。 身體健康,真的是萬事之首。 過去的我,總把身體健康當成理所當然 ,覺得它應該永遠為我服務,卻從沒想過,它也會累,也會抗議。熬夜、加班、隨便吃點便宜又不健康的東西填肚子,我一直在不知不覺中虧待自己的身體。直到生病的那一刻,我才醒悟,原來身體就像是神賜給我們的恩典,祂給了我們這副軀殼,讓我們能走、能跑、能感受這個世界,可我卻沒好好珍惜。 如同神的原諒,身體也給了我無數次機會 我想起《聖經》裡士師記的故事,以色列人背叛了神整整十次,但每一次,神還是選擇原諒他們,給他們機會重新開始。我覺得自己的身體也是這樣,長期被我忽視,甚至虐待,它卻一次次忍耐,一次次提醒我,直到扛不住了,才用疾病狠狠敲醒我。 被忽視的警鐘:蕁麻疹的呼喊 回想過去,當蕁麻疹爬上我的皮膚時,我完全沒聽見它的呼喊。那時的我,只覺得這是個小麻煩,隨手拿了抗組織胺壓下去,繼續忙我的生活。從認真沒想過,那不是懲罰,而是警鐘,是身體在用它的方式告訴我:「停下來吧,好好照顧自己。」我選擇了藥物壓制它,而不是停下來休息,讓身體喘口氣。我以為這樣就解決了問題,卻不知道,這只是讓一切問題埋得更深。 年輕時的透支:用健康換來的省思 這些年為了省錢,我常挑便宜快速的食物吃,油膩、加工、添加物、沒什麼營養;為了賺錢,我讓身體持續工作,喘息的時間給的不多。年輕時,我以為這樣沒什麼大不了,覺得自己有力氣、有精神,扛得住。可生病後,我才明白, 年輕時學會照顧自己,遠比年老時再來補救要好得多。 年輕時,還有機會復原,還能找回一些失去的健康;等到年紀大了,心裡想改變,卻力不從心,那就真的晚了。 一場病的得與失:身體給我的第二次機會 這場病讓我有得有失。得的是,我的一部分過敏體質像流鼻水及鼻塞等,竟然奇蹟般地消失了,好像身體在告訴我,它還願意給我一次機會。可失的也不少——溫度控制失調,常常手腳冰冷或莫名發熱;秒清醒起床的能力沒了,早上醒來總是昏昏沉沉;還有複視,看東西時眼前一片模糊及頭昏。我才意識到,這些小小的功能,原來以前都是身體在默默支持我,而我從沒感激過。 苦難後的恩典:學會重新愛自己 現在,我只希望這場病留下的痕跡,能提醒我永遠把健康放在心...

腦瘤手術筆記 32 - 從甲狀腺功能低下到質子治療後遺症的經歷

甲狀腺功能低下症狀的身體反應與調整 9 月回診時,我和手術主治醫師討論了 甲狀腺功能低下 的問題,因為之前驗血時發現我的 T3 數值較低,過去三個月來一直服用增進甲狀腺的藥物。雖然疲憊感有些改善,但每天早上 9 點左右,我還是很容易進入夢鄉。這次看診中,醫生發現我的血壓偏低,尤其是舒張壓常常在 60 以下。這種低血壓常見的症狀,比如疲憊、無力,可能跟我最近的狀況有關。 低血壓與慢心跳影響 另外,我的心跳也很慢,坐著不動的時候每分鐘常低到只有 4x 下,這可能會讓我更容易頭暈。過去我就因為心跳慢而感到過頭暈,所以我懷疑這可能是疲憊的另一個原因。我媽還告訴我,這低血壓和慢心跳的體質其實遺傳自我爸,這聽起來還真是家庭版的健康問題。 除此之外,我也請教了幫我執行 質子治療 的腫瘤科醫師有關疲憊的問題。他不認為是低血壓造成的,建議我去內分泌科進一步檢查,甚至提到可能需要暫停甲狀腺藥物和類固醇藥物再進行測試。然而,這個建議和我的手術主治醫師的醫囑有些矛盾,這讓我感到有些不知所措,感覺像是在做一場「醫生選擇題」。到底該聽誰的,還真讓我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麼辦。 疲憊感的觀察與調整 最近幾週我感覺剛起床還沒出門運動時想睡的程度很高,基本上起床後的一小時都是半夢半醒狀態。所以我開始記錄這個「想睡指數」,回顧後發現,自 9 月以來我的運動前想睡指數真的高,平均達 2.94 分,僅有四天的數值低於 3 分(滿分 5 分是最想睡)。 過去的我,根本不需要長時間「清醒」,醒來就能馬上開始處理事情。但最近的狀況讓我覺得,剛睡醒的我需要經歷一段相當長的「清醒時間」,特別是在我感到疲憊、需要頻繁小睡的日子裡。我本來以為小睡 20 分鐘會解決問題,但「清醒時間」的存在,可能讓我需要 1 到 2 小時才能恢復到可運作的狀態。這種情況確實有點讓人頭疼,雖然想改變,卻發現身體的狀態不是我能掌控的,只能盡量接納它,學會跟這段「清醒時間」和平共處。😓。 術後用運動改善疲憊的方法 整體來說,9 月的狀況確實比之前幾個月進步不少,疲憊感輕微了許多,出門的距離也能拉得更遠。許多朋友也告訴我,感覺我說話的表達能力和速度比以前更好了。這些進步讓我感覺很不錯,也增添了信心,雖然還是有很多問題,但有信念相信自己能繼續走下去。 截至 2024 年中秋節的 9 月 17 日,我已經連續運動了 71 天!起初只打算 記錄一下運動...

腦瘤手術筆記 29 - 我的抗癌飲食菜單:癌細胞最怕的食物與 7 大飲食策略

腦瘤手術筆記 29 - 我的抗癌飲食菜單:癌細胞最怕的食物與 7 大飲食策略 文章目錄 前言:飲食扮演的關鍵角色 1. 精力湯 / 綠拿鐵:啟動免疫力的第一步 2. 回歸自然:多吃「癌細胞最怕的食物」 3. 治療期間的能量補給:高蛋白與優質碳水 4. 醫師也推薦的地中海飲食法 5. 對抗甜蜜的誘惑:我的低糖原則 6. 跟炸雞排說再見:遠離油炸食品 7. 我的個人化防癌飲食菜單(一日範例) 總結:飲食,是我抗癌路上最強的盟友 延伸閱讀 前言:飲食扮演的關鍵角色 在 2024 年六月的 MRI 檢查中,我得知腦部殘留的腫瘤已經消失了。這個消息,是我抗癌旅程中一個無比巨大的里程碑。除了 質子治療 的 60% 功勞,我更堅信,飲食調整扮演了至少 20-25% 的關鍵角色。我開始研究並實踐一套屬於自己的 防癌飲食菜單 ,尋找那些大家口中說的「 癌細胞最怕的食物 」,並將它們融入我的日常。這篇文章記錄了我所採取的策略,希望能為正在抗癌路上奮鬥的你,提供一些實際可行的參考。 1. 精力湯 / 綠拿鐵:啟動免疫力的第一步 當我認識「精力湯」或「綠拿鐵」後,便和老婆討論實行。她願意幫忙製作,我則投資一台 Vitamix 調理機,讓精力湯成為我們每日飲食的重要一環。以前因工作外食,長期蔬果攝取不足,這很可能是造成生病的原因之一。現在,每天早上固定補充好幾份蔬果,免疫力也感覺因此增強許多,出院後整整 7 個月才第一次感冒。 精力湯/綠拿鐵的好處: 營養密集 :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劑,有助於提高免疫力。 方便攝取 :能輕鬆補足一天所需的蔬菜水果量。 增強體力 :身體獲得充足營養,更有能力對抗癌細胞。 非常感謝老婆的付出,製作精力湯每天至少要多花半小時備料,這確實是最大的挑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尋「 陳月卿 精力湯 」,獲取更多專業資訊。 2. 回歸自然:多吃「癌細胞最怕的食物」,堅持原型飲食 ...

加入外勞芭粉絲團

加入外勞芭粉絲團

文章實用嗎?請我喝飲料當做鼓勵吧!

請我喝杯飲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