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腦瘤手術後,我的生活就像進入了一場無休止的戰鬥,每天都有不同的症狀跑出來,讓每一天的時間過的困難。 質子治療 成功消除了腦中的腫瘤,但也帶來了新的挑戰——甲狀腺功能低落。 在接受治療後,我的醫生檢查了甲狀腺功能,發現我的甲狀腺 T3 數值低於正常範圍。這意味著我的身體無法正常產生足夠的甲狀腺激素,導致了一系列困擾的症狀,包括極度疲勞、情緒低落、怕冷及體重增加(我只有體重降低 😭)等。更麻煩的是,我還必須避免食用十字花科植物,如花椰菜、甘藍和蘿蔔,這些食物會進一步抑制甲狀腺功能,這些十字花科蔬菜正是我飲食上的大宗,因此對我的營養補充造成了一些困擾。 十字花科蔬菜含有一種叫做硫代葡萄糖苷的化合物,當這些植物被咀嚼或消化時,會分解成異硫氰酸酯和其他物質,這些物質會干擾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具體來說,這些物質會抑制碘的攝取,而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必需元素。對於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患者來說,這些食物可能會加重病情,導致症狀惡化。 這些症狀讓我感到非常困擾,特別是疲勞和虛弱。即使是簡單的日常活動,也變得困難重重。運動曾經是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但現在,勉強走幾步路就讓我感覺腳步沉重,頭腦昏沈。 最近幾週,我開始服用醫生開給我的甲狀腺藥物。雖然疲憊的感覺仍在,但已有所改善,讓我疲憊的程度減低不少,而不是每天都處於極度疲憊。我也開始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調整飲食、早起運動、吸收新鮮空氣,並努力保持積極的心態。 除了服用藥物,我也積極補充甲狀腺所需的微量元素。以下是身體製造甲狀腺激素所需的關鍵元素: 碘(Iodine) :甲狀腺激素的主要成分,缺乏碘可能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或甲狀腺腫大。食物來源:海鮮(如海帶、海藻)、碘鹽、魚類(如鮭魚、鱈魚)。 硒(Selenium) :有助於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代謝,同時具有抗氧化作用。食物來源:巴西堅果、魚類(如金槍魚、鱈魚)、禽肉、燕麥。 鋅(Zinc) :參與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過程。食物來源:肉類(如牛肉、豬肉)、雞肉、蛋類、堅果(如杏仁、核桃)。 為了加速康復,我特別在日常飲食中增加這些食物,尤其是含有海帶和魚類的選擇。 這些改變讓我感覺稍微好一些,也讓我提醒自己要對未來充滿希望。雖然挑戰依舊存在,但我深信,只要堅持下去,就...
土生土長的台灣碩士,因緣際會到美國當外勞。以七年級前段的想法,融合大市場的國際思維及科技業的思考邏輯將所見所聞記錄在此,希望提供更多不同維度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