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work in USA」標籤的文章

要進軍美國的台灣水餃大王八方雲集是否值得投資呢?

  八方上櫃後要進軍美國打國際杯了!對於水餃產業賣去美國滿有興趣,因此依據我在美國生活的經驗來做了個分析,結論是 我有60%看好他可以成為未來股價成長的動力 。 美國賣餃子鍋貼目前還是個藍海市場 ,有賣的店通常是個人小店家,價格貴(正常一顆USD $0.8~2 看地區,鍋貼又可以賣更貴),大多集中在亞洲區,且質量難抓,踩雷機率不低。八方一開始就打算先建立中央廚房的方式,配合快餐連鎖形式,在價格與標準化上的優勢應會很明顯。八方的品牌跟口味大多華人應該多多少少有看過吃過,就算不是很喜歡,但應該也不排斥,快速展店應該不是個問題,如果可以有 10 USD 以下的份量足夠且有飲料或湯品的套餐,抓到這些華人基本盤應該不困難,並且對這些小店家的殺傷力應該會很強。 這是我在美國 Irvine 家裡附近的餐廳101 noodle house,這樣的價格真的讓人點不下手 2. 比起水餃, 飲料應該才是八方真的要賺錢且打進美國人心中的產品 。湯品在台灣滿受歡迎的,但可能不見得會受到美國人喜愛,因此併了的丹堤的八方起碼可以先提供咖啡當基本盤,真正可以大賺的,我認為應該是珍珠奶茶,這飲料在美國可以賣的比咖啡貴,以台灣的水準來說目前美國大部分的店都還不一定到位,但已經很受美國年輕世代歡迎,美國人對其的喜好已經獲得證明了。伴伴堂是我喝過品質最好的了,一杯中杯的黑糖鮮奶珍珠要價USD $4.5 以上🤥,真的相當貴。相信八方一定有調研過,所以已經在認真佈局了! 官網上已經有特調珍珠紅茶的選項了 說完看好的方向來看看可能的風險吧 人工貴: 美國的最低薪資大部分的有錢州都漲到 USD $15/hour 左右了,包水餃這種人力活,是否有足夠好用的人力能撐的起來,這是我目前有最大疑慮的地方。假設包一顆水餃/鍋貼要 30 秒,能賣 USD $0.5 。光包水餃的人力成本就佔 25%,還不包含水電、店租、食材跟其他煮水餃收拾店面的人力,這比例好像有點高。如果要再賣貴一點,一個 10顆水餃/鍋貼+飲料的套餐超過 USD $10,跟其他的速食店比,似乎就不太有競爭力,不知道八方是否有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也許可以考慮採用機器人包水餃,只要機器人沒壞掉應該都可以全力認真工作,還可以作為行銷包裝的手段?這部分就待八方開店後看他的解法是什麼了了。 是否能打入美國人飲食的大眾市場? 我個人認為八方要在美國華人飲食...

想去美國工作的朋友們該如何因應川普停止多個移民簽證的政策?

停止移民簽證這件事川普應該已經想做很久了,打從他上台以來一直都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每一年都放出消息要改掉綠卡抽籤,每一年都說要減少移民,結果都是說說而沒動作。川普並不是白痴,他的核心思想一直沒有改變,就是先滿足私人利益(連任總統),再做MAGA (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他也知道停止移民簽證一定不會MAGA,但這手段可以得到他的鐵粉的選票。這些鐵粉不見得可以因此獲益,因為這些中西部鐵粉大多是些從事低階工作的白人,全球化形成,讓他們工作被取代或競爭力變差,無法繼續他們的美國夢,變成全球化下的受害者。但這些人本來就不是FAANG (FAANG指的是Facebook、蘋果公司、亞馬遜公司、Netflix、Google等5家美國網路業或科技業巨擘的合稱) 需要的人才,所以執行暫停移民簽證的政策只是讓他們爽但並不會實質改善他們的生活。 川普其實也很狡猾,這只是他用來獲取鐵粉選票的手段,因為如果真要斷這條路應該斷的乾淨,直接就永久停止就好,為什麼只宣布 "暫時"停止到年底?就是因為真要這樣做對美國的競爭力會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沒有這條 合法取得全世界便宜且好用的聰明人來幫美國打天下的高速公路 ,美國的未來會很堪慮,甚至會離MAGA越來越遠,但他現在不做這事,他11月的未來,就更堪慮了。所以"說" 了這麼久才不得不宣布執行。 但對於有美國夢的朋友們,該怎麼因應這個政策呢? 這時間點執行了這政策,大家其實不用很悲觀,為什麼呢?因為「疫情」改變了這世界。想想看這些FAANG 跟其他軟體為主的科技業幾乎都因為COVID-19而宣布了WFH (work from home) 的政策,甚至可以永遠WFH。既然有WFH,在哪裡工作就不是這麼重要了,我看到很多原本在美國Google工作的朋友已經在台灣待了幾個月了都沒回去,所以WFH應該已經是常態了。配合WFH,你反而更有機會為這些科技巨頭工作了,巨頭們在很多美國以外的國家都設有據點,沒有H1B這條路,他們還是需要人才阿,所以把人才放到其他國家或用WFH變成是一條可能的workaround,這是今年以前很都沒開創出來的道路阿。 在台灣的我們可以想辦法先去台灣或其他國家據點。透過WFH來蹲點,順便利用這些時間了解一下轉調的機制。等待年底過後,移民限制政策解除的機會,再想辦法透...

美國超便宜租車指南與自助升等心得

因為Covid-19,最近Hertz鬧破產,讓我想到外勞芭在美國Roadtrip出去玩通常都是租車去的,即便我自己有車也會盡量不開,主要有幾個原因: 租車便宜: 美國租車價格便宜,而且車子通常是3年內的新車,好開省油又可以享受新科技,例如ACC(Adaptive Cruise Control 主動式車距調節巡航系統)。這樣塞車的時候就不會開到腿麻。加上美國地大路途長,沒有ACC開車就真的要很專心,一天常常需要連續開個6小時,很容易開到精神渙散,有ACC精神壓力會比較小,不用一直處於備戰狀態開車,讓長時間開車安全許多。 保險: 出去玩通常會跟朋友一起結伴,大家可以分攤開車時間,但若開自己或朋友的車,保險就會是問題,萬一真的出車禍,開車的人若不是保險本人,可能會有理賠上的麻煩。所以租車另外買租車保險會比較安心一點。尤其等下要介紹的Hertz UK網站租車法,車價包含保險,通常又比另加保險便宜,是很棒的保險解決方案。 減少折舊及保養開銷: 在美國要賣車,里程是決定車價很重要的因素。平常代步開的距離通常不會太長,但出去玩就不是了,隨便一開就是2000miles起跳,我曾經從加州開6000miles去 黃石公園 ,如果常常這樣搞,車價就會掉很多,可能還要花很多換機油、換輪胎及保養費。全部算起來可能不會比租車省。 在美國要租車,一定記得要去 Hertz UK 的網站看看,常常都會有意想不到的價格,像我2020年的美國行,只花了200USD租5天休旅車含保險還真的是超級好deal阿!仔細看條款有包含Liability Insurance Supplement,台灣通常稱作第三責任險,通常是賠給被你撞的車主。如果是對方撞你,那就是對方賠啦。我租車真的有被小撞過幾次,對方會留給我聯絡電話跟保險號碼,還好不嚴重,租車公司也沒發現,所以我也沒聯過對方車主過。LIS在Hertz美國或台灣網站通常一天$15 USD跑不掉,如果是比較好的車種還會更高,但在UK網站則已經包含了。 Loss Damage Waiver則是保這台車,如果你真的撞車了,畢竟車是租來的,你還是得賠,如果有這個條款,大部分情況就不需要賠償。如果你用美國信用卡刷租車,大部分這一項通常是會包含的。差別在於大部分情況下,你有買LDW,只要把車還給租車公司,你不需要處理接下來修車的事。但信用卡的就還有些雜事要處理,像租車公司會向...

上帝真的比較眷顧笨蛋嗎?美國工作實錄

幾個月前因朋友介紹,認識了一個App叫「 得到 」,在中國看起來很火,上面有很多大咖說書給你聽,很多課程聽起來還頗有道理,其中一個我最喜歡的說書人叫做" 吳軍" ,去年他的節目叫做「 硅谷來信 」,硅谷就是矽谷,是中國用語。今年的新課叫做「谷歌方法論」,其中第9封信開始的幾封信是討論「上帝比較喜歡笨人」。下面是課程裡舉的一個例子: 為了保護它的隱私,我以化名ABC代表這家公司。有一天,來了一個甘肅來的“土老帽”買電腦,ABC公司的銷售經理開出比市場價高5%的價格給對方,對方居然接受了。不過對方提出一個條件,在合同上再加價的20%,作為採購員自己的回扣。 這種賺錢方式在當時的中關村很普遍.ABC公司的銷售經理一看對方要好處,就表示自己有難處,講除非自己也拿到點好處,否則不願意承擔給回扣的風險,其實當時給回扣很常見,並沒有所說的風險。對方的採購人員倒也爽快,答應把1/4的回扣還給給ABC公司的銷售經理。 ABC公司按照10.5萬元賣給了對方。對方又要了2萬元的回扣,於是合同和發票上的金額就是12.5萬元了。在兩萬元的回扣中,ABC公司的銷售經理自己拿回了5000元,給了對方的採購人員1.5萬元。 接下來就有一個問題,是先付款,還是先發貨,這一點永遠有爭議。在中國發了貨拿不到貨款的事情時有發生,這才讓摩拜單車的CEO王曉峰過去感嘆,銷售不僅要把貨賣出去,還要把錢拿回來。 我自己在那兩年的銷售生涯中,有一次就是收款非常困難,不得不出差兩次上門討賬,才把錢要回來。因此,比較認死理的人會堅持先付款,這樣對於賣方比較安全。當然,給了錢的人也會擔心對方遲遲不發貨,並且把貨款挪作他用,因此付款未必爽快。  這次從甘肅來的這個“土老帽”特別實誠,把匯票帶在了身上,ABC公司的經理喜出望外。不過,對方提出一個小要求,“既然錢也給了,東西還放在你們這裡等待發貨,我馬上也要走了,能否將兩萬元回扣先付給我?“畢竟回扣是現金,人離開了也不好交接。ABC公司的經理覺得這個要求也合理,更何況自己還連哄騙從對方的回扣裡扣下5000元,於是就把回扣給了對方。 到此為止,ABC公司的經理覺得賺了個大便宜,公司和自己都有好處。但是,幾天後他才發現,對方的賬上根本就沒有什麼錢,對方來的這一次,根本也不打算騙他的貨,只想騙這一萬五的回扣,這筆錢在二十多年前...

外勞芭去美國面試美國人- 美國工作實錄

外勞芭因為小有一點管理經驗,加上帶人的技巧還不差(就讓我老芭賣瓜一下xd,至少被我帶過的小朋友們不僅還沒拿刀來砍,我過還願意寫我當 reference,害我常常莫名其妙的接到矽谷打來的電話,以為有矽谷公司想招募我,才剛開始暗爽就發現人家要的不是我-.-),因此在美國跟台灣都有被賦予招募新人的責任,累積了不少被"職場新鮮人"面試的經驗。招募的職位是跟技術有關的PM,通常我都會希望是資訊電機背景的候選人來應徵,在台灣由於 D 社也算是間大公司,雖然不見得是光宗耀祖,但好歹曾經風光,要找點前段國立大學的煙酒生來面試問題不大。但在美國就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D 社在當地只能算三流公司,知名度普通,加上offer的薪水不高,來應徵的通常都只是當地普通的大學生或在學生,UCI 已經是裡面算很不錯的大學了,Job description 上我寫的是要找資訊背景的,但事實上幾乎都不會有資訊電機的學生來應徵,因為 Google/Amazon/BRCM 這種知名大廠在 Orange county 都有分部,給的薪水又是我們的好幾倍,所以根本供不應求....@@。所以只會來些念 marketing, 會計, 經濟, 物理等科系的小朋友 。對於剛出社會的小朋友們我只希望他們對這工作有熱情,並沒有期待他們會什麼東西。 首先會收到履歷,美國人的履歷跟台灣人不同的地方有不少,像不會有照片,年齡,性別,種族,住址等資訊,相信各大輸出台勞的人力銀行都有撰寫英文履歷詳細教學。雖然沒有這些資訊想猜出來其實也不難,姓名就可以先猜出性別、種族及一部分年齡資訊,例如如果是外國人First name會取John、Mary這種古代的名字的通常不會是年輕人,Last name更是看種族一大利器,華人的Chen/Wang/Liu/Lee這種大姓就不用說了,香港人姓"王"的通常會是Wong而不是Wang,中國人姓"周"的會Zhou而不是Chou。看到Nguyen、Vu或Pham基本上是越南裔,Nakanura/Sato就很簡單的知道是日本人,Kwon/Park是韓國人為主。Cohen這種通常是猶太人,還有很多種不同變形像Coen/Cohn/Kahn等等。NBA場上常聽到的Jordan/Smith/Jackson等等都會是非裔美國人。先說這不是種族歧視,...

美國開車出遊必備知識

Trump被美國人送入白宮的前8天,載著我三大三小搬家用行李箱的綠白飛機降落在熟悉卻又飄渺的桃園機場,走出空橋迎面而來的第一陣風不是潮溼的熱風,反倒有點涼意。走過機場出關通道,一路都聽到久違的台語,讓過去30個月穿梭在無台語環境的我頗不能適應,總覺得聽著聽不懂的西文跟越文順耳一點。 搭了幾天前”剛好"預定到的順風車返回台北,一路上司機開的四平八穩,不急不乎,沒有超速,沒有搶道,又碰到一個讓我不能適應地方,這樣個舒服專車也僅出現這40分鐘,就又回到了正常台北計程車的節奏。之後搭的車無一不挑戰速限穿越車陣,跨越兩條平行的黃線,忽視停止符號,順便嘲笑一下禮讓直行車待轉的車輛,讓習慣在加州鄉下開車的我心電圖持續上下起伏。 我從小不喜歡開車,更不想在城市開車,總覺得除了不要侵犯別人,防止各寶追殺自己也是必要,開車總是要瞻前顧後,因此感覺壓力很大。去美國走了一遭才知道原來是這個環境造成的,考駕照時不用真的開上路,只要每天練習很少用到的”項目”就會通過,筆試也沒有stop sigh要停止這樣的考題,轉彎車應該禮讓直行車是勸導不是強制,還有那不合理的速限造成大家都”慢慢開”。造成的結果就是同樣是約6成路程走快速道路,美國上下班距離雖長(單程12mile = 19.2km)卻比在台灣開6km快很多。 當然國外的月亮真的比較圓也比較大,但不代表一定都是好的。加州尤其是LA的道路真的爛的可以,地上出現10cm大裂橫真是家常便飯,順順開高速公路不塞車的爽度比台灣好很多但一旦碰上塞車,那痛苦指數遠比台灣塞車高的多,畢竟距離長若速度慢表示塞的時間也久。加上除了飛機跟大城市,沒有其他快速堪用的交通工具,不像台灣還有高鐵,時間多一點還可以搭個自強號。 廢話了這麼多來點實質上的建議好了,如果要去美國開車,GPS是必備,用Google Map當然很好,但還是要準備正常GPS,因為美國的行動網路覆蓋率真的不比台灣(台灣又贏了!搭捷運都可以滿格,超強!)走到鄉下沒有網路非常正常,Google Map就無用武之地,如果真的忘了準備GPS可以去bestbuy買一台,通常也不貴。如果真找不到也請先下載 offline Map 再上路,拿手機空間買生命是非常必須的! 如果開車在”加州",注意只有”加州”,雖然很重...

大LA地區如果只有一餐要吃什麼? (update 20190524)

外勞芭最不擅長寫美食文,吃飯又不愛拍照,所以必須要有前言;"看外勞芭美食文有好有壞且多有偏頗,請詳閱yelp或google公開說明書減低風險"。 不美不韓不飲茶 每次回台灣總要跟豬朋酒肉朋友們團聚一下(ㄟ....一個都不要跑),順便測試一下美國胃是否還可以容忍台灣劇毒,但我的要求就是不美不韓不飲茶。美式漢堡大牛排等食物不消說,美國一定大勝,光看某美國最大州的路上牛排館在台分館,就發現美國第一個價格大勝(但差距越來越小),第二可以亂丟花生殼到地上更爽,所以拜託不要跟我約這間。 照片來源:蓁蓁的旅行日記 然後說說飲茶,因為早期移民美國的中國人中以廣東人居多,因為靠海,加上生活不好,也就是魯蛇,所以跟我這小魯一樣決定出國當外勞,有興趣請參閱 外勞文 。美國China town的中餐廳通常說廣東話都通,普通話或國語現在也不差,畢竟祖國很強大。但飲茶這事美國還是比台灣道地,價格也公道。 Las Vegas的金元寶 (口味道地,經濟實惠),Irvine的弘城(特價龍蝦不大但新鮮便宜)、凱悅軒(地方大,地方乾淨,價格稍貴)都提供不錯品質的飲茶,食記請Google美麗好吃人妻蓁蓁的blog,我都看他文章吃飯的。但要注意美國飲茶通常只提供早上到中午或下午,跟香港早茶感覺一樣,但早茶也不是很早開,9:30~10:00才開是常態,注意不要太早或太晚去了。我最喜歡的作法是7點去hiking順便看妹(美國小白正妹很喜歡早早去爬山,跟大部分台灣正妹中午後才出門不同),9:30結束後吃飲茶補充能量。 最後是韓式了 ; 我曾聽韓國歐巴說:韓國第一大城首爾,第二大城LA不是叫假的。人多口多食物就強大。因此不論BBQ、豆腐鍋、泡菜、部隊鍋、螃蟹鍋、牛骨湯甚至不知名小菜真是道道韓力十足,台灣完全找不到可以匹敵的。因此如果只能有一餐Qouta就是韓式料理了。但韓式有好多種阿,要選哪個呢?如果有車,我最推薦的是去 Garden Grove 這個小韓國城吃 牛骨湯 ,這家店我真不知道他名字是什麼,看英文翻譯我都管他叫鐘樓。這只是一家不起眼小店,menu很簡單,總共不超過20項,只有韓文跟英文,韓國大媽的英文也不怎樣,但食物就是優。三年前第一次吃牛骨湯真是驚為天人,份量很大,一般台灣男生都可以吃很飽 ; 三大條帶牛肋條煮的恰到好處,配上黃芥末洋蔥醃醬還有韓式粗粉...

入侵美國領土並結交美國朋友

當你放下一切不開心的過去(再次強調這泛指一般人)及關心你的家人,飛往地球另一個國度時,不只是家園要重新建立,柴米油鹽的民生問題要解決,其中一個重要的生活必需品--朋友也必須重新尋找。以我本身的經驗來說,我去美國之前,在面積9629047平方公里(約台灣的269.3倍大)的美國我只有少於20個朋友,擁有綠卡的只有約10個。三年後,當我們最後一周低調搬回台灣時,我想我應該有跟至少50個新朋友說了再見。其中有非常多是美國人,還有很多是沒有辦過護照的美國人(很多美國人其實沒出過國,也不想認識外國人,對外國人的看法就跟Trump所說的一樣,外國人是來搶他們工作的。尤其收入較低的一群美國中產白人是對於外國人很不友善的一群)。 當初前往美國時並沒有抱著跟美國人做好朋友的想法,的確,前一年半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兩三個台灣人在美國到處旅遊,當離南加比較近的地方都走遍了,每到放長假找不到去處時,才意外的重新認識了許多美國朋友。 搬去美國生活後發現空閒的時間其實很多,在台灣朝9晚9是很正常的上班型態,回到家差不多就是洗洗睡。美國大部分工作時間就是8小時,80%時間我晚上下班回到家時也只有6:30pm。春夏白晝時間很長,常常吃完晚餐後太陽仍不想日落西山,可以出去散散步或參加一些活動,最推薦的就是在仲夏的傍晚去海邊吹吹海風順便來個野餐看日落。 我們跟美國人建立最多關係的地方在教會,因為偷懶加上沒車,一開始就去家裡附近走路可以到的美國小教會而不是去找華語教會,這樣的一個決定也促成了我們三年裡認識的美國人多於台灣人。教會中有許多小組活動或是類似園遊會等形式的活動,都會需要大量義工,我們因為空間時間多了,加上沒事就常去參加這類活動。一開始當然尷尬,由於英文能力不佳,加上美國人喜歡踴躍發言,相形之下從小被教育老師說話不要打斷的我們自然只有當聽眾的份。這倒也讓我重新了訓練聆聽的能力,在工作上的幫助很大。尤其當你聽不懂時要怎樣裝懂,如何拋出一些看似有關卻又無關的問題旁敲側擊來聽到你想要知道的答案,甚至當這話題你沒興趣時怎麼拋出一些其他議題來展現你的想法,都是無形中從這樣的小活動建立起來的。 美國人聊天大部分都是一套固定形式做開始,先問個好(What's up?, What are you up to?),聊聊天氣,上週去哪玩,周末有甚麼計畫? 在那高就? 接著就該尋找共同興...

想去美國當外勞?先看看你適合嗎?

這篇文章在草稿躺了很久,一直沒辦法完成,也許是工作忙碌,更多的應該是沒有靈感跟我的懶惰,現在來把它翻修一下,騙騙一些點閱率,如果你覺得我鬼扯得有道理,請幫我分享轉貼並註明出處,想要繼續看我鬼扯的文章也可以加入 外勞芭的粉絲團 ,謝謝。 本文開始#@$%%$%$ 很多台灣的朋友都會問你覺得美國好還是台灣好,我覺得這是個非常非常難回答的問題,對我來說每個地方都有好有壞,再好公司也還是有人哭杯,再差的公司一定有人愛的要死。所以這問題也是一樣的,適合你的地方就是好地方。另外此篇文章是針對一般人的處境來撰寫,如果你有個某某金控擔任VP的老爸或是寫台灣通史的阿祖,還是跟總統一起長大的老媽,我相信你應該不會是我的讀者。 喜愛英文程度 有些朋友可能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是喜愛英文的程度而不是英文好壞,事實上我覺得在台灣學的英文只有很渺小的機會學到"正確"且"實用"的英文,因此在台灣英文考的好頂多只能代表你會考試,並不是你英文足夠跟美國人溝通。說句難聽的,就算是紐約的乞丐英文都比我們好。當你接受太多台灣不正確且陳舊英文的教學後,要洗掉那些沒用卻根深蒂固的英文反而是需要時間及毅力的。因此如果你根本不懂英文、但喜歡英文、願意學習,在美國這樣的環境,反而會比打掉重練快上許多。 當你來美國當外勞後,很多簡單的事情都因為語言變得很困難,像看病、搭車、點菜、搭訕、交朋友。剛開始嘗試會覺得新鮮,超過了365天後終究會轉成困擾,這時候崇洋反而是一種讓你留下的動力。因此不討厭英文是我覺得當外勞的先決條件。 專業與個性 來美國當外勞與否跟你的專業絕對相關,只要你的專業是美國人不喜歡不願意去做的而且美國需要你這樣的人才的,你能留下的機會就很高,像當血汗護理人員,當農夫,當園丁等等,都是美國人不喜歡的工作。目前對於華人來說最夯的就是當軟體工程師,因為這算基層工作,又很重要,職缺多,薪水也好,對英文程度要求較低,如果對自己的要求是留在美國生活,一輩子當個螺絲釘,有份不差的薪水,沒有想要大鳴大放,美國會是個適合你的地方。 與台灣連結度 來美國最最最難割捨的地方就是親朋好友,身處一個7000miles遠的國度,因為時差,90%時間都是一個地方是白天跟另一個是晚上,當台灣的時間是深夜,你再難過還是很難找到在台灣的親友跟你說話。跟...

超級星期二美國總統鬼扯文

不好意思政治文又來了,每天打開電視都被美國總統大選的新聞轟炸,看不完的總統辯論跟口水戰,漸漸的也覺得別有一番風味。這篇就是要來寫個政治鬼扯文。 經過昨天的超級星期二黨內初選,目前最有機會代表共和黨參選總統寶座的是川普(Donald Trump),民主黨則是希拉蕊(Hillary Rodham Clinton)。今天就是要來談談這兩個傢伙摟。 首先說說大家比較熟悉的Hillary,台灣人應該都知道他是前美國總統克林頓的水某,曾經爭取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資格,但敗給了現任總統歐巴馬,我覺得原因是他的形象太高高在上,不像歐巴馬那樣感覺是個正常人,加上歐巴馬演說真的是精采又有渲染力,經過美國電視的強力放送,8年前才會意外輸掉了總統寶座。 他曾是第一夫人,當過參議員,還是歐巴馬的國務卿(這職位台灣沒有,其實很像總統的欽差大臣,專門負責跟各州協調或是處理跟他國外交,也算位高權重)。從小出生富商世家,身世清白,家庭教育良好,念名校當律師。簡單來說他就是美國女生版的馬小九。這樣的經歷跟出生當然是讓人覺得他是個好的美國總統,當然實際上如何這要他選上才知道,8年前馬小九選上時大家也不都覺得台灣好日子要來了,8年後我還是只能出走當外勞,所以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接下來要介紹的就是Trump,這傢伙如果要找個台灣政治人物來說明,那就是商人版的柯文哲了。柯文哲拿外科手術當例子來處理市政,他就是用商人那套有錢能使鬼推墨那套理論來鬼扯,他演說極其充滿自信,點出了很多政府無法解決的問題,但他提出的解決方案也不是很合理,大部分有點感覺自我幻想,而且重點只有一個,老子有錢,想做啥都可以。例如要墨西哥出錢在美墨邊境蓋長城防止非法移民政策,我看不只美國人不信,連他自己都心理深處都不信吧 -.-。 但為什麼這樣的一個政治素人可以得到選民支持,而且幾乎是預約了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大位了呢?其實從去年台北市長選舉可以看得出一點端倪。二次大戰結束後,經過了數十年,許多當時的一些政策及決定已經過時,但因為既得利益者需要維持他們的利益,加上他們有權有勢佔據了許多政府重要的位置,造成這些問題一直無法解決而且越來越嚴重,尤其是貧富差距。人民無處宣洩,因為他們知道不管哪一黨推出的候選人都不打算解決問題。所以當有個非典型的候選人跳出來,經過適度包裝,即使它們不是很完美,人民還是會催眠自己...

7條大道讓你去美國當外勞或當美國人順便實現美國夢(20250226 最新 update)

台灣的就業環境越來越不好,輸出國外當外勞會漸漸變成常態。看到越來越多人去澳洲,東南亞,菲律賓打工。去美國打工自古以來一直都是一個選項,只是人生地不熟,距離又遠,法規複雜。要知道怎麼去打工也不是件簡單的事。這文章是來美國數十個月所聽到看到的方法,用這篇文章做個記錄讓有需要的朋友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去美國當外勞,當然如果你想當美國人也可以作為參考。 1. 綠卡抽籤(即將取消) 如果你看到 DV2015、DV2016、DV2017 (Diversity Immigration Visa Lottery) 這樣的標籤,基本上就是所謂的綠卡抽籤。這個好處是每年都可以抽,完全免費,限制很少,只要高中畢業就可以抽籤,夫妻可以分開抽,一人中籤,可以分享給配偶跟子女。但優點也是缺點就是抽的人很多,中籤率很低。如果英文能力不好,沒去過幾次美國,加上有家室,抽中了也是個困擾,到底是要去還是不去?不過這等中籤再來考慮就好,有興趣可以去以下參考網站看看 綠卡抽籤官網 20250213 update 修正官網連結 2. L1工作簽證 L1是我認為一般家境普通,沒有傑出專長的人,心中有夢,很想去美國打工,最有可能成功的方式之二(之一是娶美國人或嫁給美國人)。當然重點是沒錢才需要用這種方法,如果像強國人滿手鈔票,可以選擇的方式還有很多,這個方法可以擺priority後面一點。詳細的申請方法跟需求可以參考我的另一篇專文介紹。 申請L1工作簽證去美國工作 2-1. 條約商人(E-1)及條約投資人(E-2)簽證  (2 0160405 update) 有兩種人適合E1/E2簽證,第一,有點小錢想去美國創業,因為申請過程需要提供完整營運計畫,很適合已經有prototype且已有美國資金支持的start-up。小錢雖小但至少要有10萬美金。另外一個就是由境外公司外派去美國開公司。E1/E2的優點是投入的金額較小,加上只有條約國能使用,沒有中國跟印度兩大簽證殺手,競爭較少。此外比起L1,則少了需在母公司工作一年的必要條件。是條比較少人走的路,但不失為方法之一。 怎樣申請美國E-2非移民簽證 3. 美國讀書轉H1B工作簽證 如果家境尚可,且喜歡讀書的朋友,去美國拿個學位順便留下工作是不錯的作法。比起其他方式去美國工作,這方法相對比較"軟著陸...

五星網路評價行銷術

行銷不是我的本行,我只是個做產品的小PM,為了讓產品賣的好,從失敗中學習到的心得,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如有誤人之處請自行略過,歡迎發表高見,但勿highlight或攻擊。 住美國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有個網路商店或商城叫做Amazon.com,這可怕、可敬也可笑的網站有很多創新之處,當然這不是本篇主題,如果有空可以另闢專題研究。在Amazon上賣的每個商品都有review的機制,不管你是否有從Amazon買產品,都可以上去給評價。只是當你的產品是從Amazon買的,且你有留下評價,這評價會註明Verified purchase。話說到此應該很多朋友已經知道怎麼去當競爭者的搗蛋鬼了。但我沒有興趣告訴大家怎麼當搗蛋鬼,作為一個PM這事永遠不在to do list裡。 有一天,我在Amazon上買了一組大中小的砧板,因為有coupon,我總共只花了3USD。2天後我收到東西,也收到mail要求我給review,因為工作有點忙碌,馬上瞬間我就忘了這回事。隔天早上,我又收到mail,要求一樣的事情。當然,作為一個認真的PM,我花了3.14159秒鐘,又從我的memory裡刪除,並且重開機。經過了一週的使用跟不知道收到幾封要求給的review的信後,其中一個砧板被我家的"水某"給搞斷了,終於我從遺失資料中救回了要求給review的mail。我很仁慈的給了3顆星review,希望他們可以更換我壞掉的那塊砧板,順便辦理了退貨。不消10分鐘,廠商回覆我了的review,並且提供我另外一組coupon,請我再訂一組,輸入coupon後,新的這組不用錢。我問他我已經辦理退貨了怎麼辦呢?他馬上回覆,你可以選擇留下或退回給他們都可以,無論哪種都會退錢給我。言下之意,我沒花半毛錢,就拿到2組產品。而且第二組產品1天就到了,原則上如果有付錢買Amazon Prime,所提供的服務是2 day free shipping。當然是有one day paid shipping的選項,通常是超過30USD的價格,一個只要3USD的產品,我一定不會選他,但他們卻願意多花這筆錢。就這樣快樂的使用了3天,又接到賣家的mail關心是否收到產品,使用情況如何?當然我這次花了比較久的時間但還是不小心的按到了delete。此後的每一天我都看到我的Gmail這個title mail loop...

外勞芭最愛的美國速食店餐廳 update 20220326

先來個免責宣言,以免跟日本部落格天后林氏璧一樣遭人攻擊。以下所有的餐廳都沒有付錢給我,都是我自掏腰包,好不好吃見仁見智,這是我個人偏好,屬於南部台灣人的口味,口味較甜,若嘗試過後覺得我的味覺有問題,可以提供意見,幫我點廣告,但請不要留下太多負面字眼,謝謝合作。 這篇文章我打算持續增加修改,若有發現更好的會不斷更新... 墨西哥食物 Chipotle: 如果來美國住過一段時間的,這家店應該不陌生,要吃他先要學怎麼念,台式破英文念法為"去破累",有點像墨西哥食物界的Subway,可以自行選擇要加什麼料,個人覺得烤雞比牛排好吃,豆腐(sofritas)+烤雞是我最常的選擇,也有滷豬肉絲(carnitas)但我不愛,吃Plate會比Burrito方便,不致於醬汁滿手滿臉的狼狽,玉米是必加的料,偏好有點辣的莎莎醬,可作為第一次進去點餐的參考。 Chipotle的招牌burrito跟Plate EL Pollo Loco(ㄟ有 波由 摟口): 這家主打墨西哥烤雞,沙拉也不錯,但cp值稍低,網站上通常都有coupon,5USD可以買兩pcs烤雞combo套餐,而且就是台灣人愛吃的大腿跟雞腿,想吃烤雞時是個好的選擇。 El Pollo loco我都吃烤雞為主 美式漢堡 Carl's Jr. 說到漢堡店,加州很多人喜歡In n out,我個人偏好Carl's jr.,因為他料比較多,漢堡也比較大,還有好吃的地瓜薯條,若有coupon價格跟in n out差不多,如果不知道要點什麼就來個Fresh Baked Buns或是Six dollar bugger加上一份sweet potato吧 Carl's Jr. In&Out 這應該不用廢話,便宜又好吃,menu簡單,加上現做,但我就不愛他的薯條,所以只能擺在Carl's jr.後面 In & Out 炸雞 Church's Chicken POPEYES 終於講到這個最垃圾食物的類別了,我心目中的第一名還是Church's chicken,這就是小時候高雄的小騎士德州炸雞,雖然已經經過十多年了,但那多汁的...

Uber 初體驗 Taxi與rental car外的新選擇

Uber其實在台灣已經有了,一直都很想體驗一下,只是苦無機會。終於等到了去芝加哥出差的機會,來體驗了一下Uber。 Uber其實就是個用手機App叫車的系統,可以叫的車有幾種等級之分,UberX是最低檔的,還有Uber Black,是黑頭車,小弟是窮人,沒搭過這種的,不好意思。另外還有Uber SUV。你也可以利用Uber來叫Taxi。不同等級的車有不同的計費方式,當然也跟所在的地區有關,例如你在芝加哥搭車UberX的費率是起跳2.4 USD,每mile跳表1.6USD,比起Taxi的3.25 USD base rate and 1.8 USD per addtional mile,好像還便宜一點,而且不用另外付小費15%~20%。 Uber好玩的地方是比較用先進的科技來叫車及付費,Uber certified的司機會配發一支iphone,看起來像是舊型iphone 4(這可能就是trade in手機的去處吧),這隻iphone裡只有gps跟Uber的App可以使用,不能拿來打電話也不能上網撥音樂等等,當有客人需要車時,App就會依據地理位置通知你客人的位置,有點像台灣計程車的衛星叫車系統,只是這工作被uber利用smartphone的特性變得簡單了。對於乘客來說,當司機回應了你的叫車需求後,你可以馬上知道車型,司機及掌握目前車子所在位置,但你無法知道車子的新舊程度,像我這次就坐了個舊型的honda accord,看起實在不是很乾淨就是。 uber最大的不同應該是掌控了收費系統,從上車到下車,你不會知道到底跳了多少次表,就連司機本身也不知道,你也不用帶錢上車,因為所有的費用都是由uber向你計收,在註冊帳號時,你就必須填入自己的信用卡資訊,當然這有安全也有不安全之處,安全的是你身上不用帶很多錢,不安全的是你的信用卡資料有機會被駭客。 利用app你就可以知道到達目的地大約要多少錢,當你到達目的地後的幾分鐘內,就會email這趟車程花了多少錢,路線為何,距離多長及花了多久時間,這次搭車從downtown去ORD機場,一路上還滿塞車的,總共坐了快一小時,若不塞車正常的時間應該是40分左右,經過75折後才付了USD 26.43,算一算跟台北市的計程車差不多價格,收費還滿合理的。此外,你還可以給予司機評分,相信不久的將來你應該...

去美國工作 - L1A 工作簽申請證心得

過去的30年有個夢想是去西方國家唸書或生活個一陣子,可惜口袋沒錢,英文也不好,這個夢想就一直停滯著,沒想到就在2014年的春天實現了,用的方法是L1簽證(公司內部轉調),與大部分人所使用的H1B有很大的不同,希望這篇可以給希望挑戰去美國工作卻又跟我一樣的沒錢,語言又不好的人一點鼓勵 。 L1資格  1. 目前上班的公司必須在美國有common ownership。可以是一方控股另外一方, 或者雙方同屬於第三方控股。合格的關聯公司關係包括母子公司、姐妹公司,分公司等。在美國的公司最好要有繳稅給美國政府的紀錄,若雇用美國人的員工數目很多,繳稅記錄正常,就比較容易通過 2. 需在目前公司(台灣或其他國家)工作一年以上 L1A or L1B? L1簽證分為兩種,L1A是給高階的管理人員,L1B簽發給核心技術開發人員。 L1有正常的單獨L1申請, 以及為大公司簡化手續大批量申請而設計的Blanket L1。這在申請AIT面試的時候會有欄位需要挑選,記得不要選錯了,申請手續上及費用會有差別的第一次最長可以申請3年,每次可以再延長兩年,。但如果是start-up公司,可能只會先給一年 轉綠卡資格  如果關聯公司已經存在一年以上,L1 簽證一入境美國即可申請綠卡,若是 start-up 公司則要等一年後才能進行申請流程 申請資料及流程 由關聯公司對美國政府提出申請(I-129),需要包含下面資料,最好多付 1225 美金走 premium processing,依規定美國政府必須在15個工作天內回應,審查通過後,才可拿美國政府提供的 I-797 核可證明,申請 AIT 口試 口試也需要把下面資料都帶齊,口試是否會過其實在去之前就應該差不多決定了,除非你有足夠說服的口試官給你簽證的資料,主要是看你過去的出入境紀錄及所提供的資料是否能夠證明你只是去美國工作,而不是準備留在美國 1. 申請人履歷,若為 L1A 需證明目前所在公司職位為高階管理人員 2. 申請人過去工作內容,最好依據工作內容每年詳細填寫 3. 申請人未來工作offer,包含薪水,職位及未來工作內容 4. 目前所在公司的資料,轉調公司的關聯證明 5. 轉調公司資料,需包含繳稅資料,公司現況及員工人數 2015年Q1申請狀況(update...

便宜買美國汽車保險指南 how to get cheap auto insurance (update 20190524)

在美國,汽車保險是必備卻也很花錢的支出,當對於台灣的簡單一致,在美國真的是相當複雜,光online報價就有個幾十個問題等你填寫,每個問題都跟你要付出的錢有關,為了拿到比較好的價格,我也是試了不少次,填了不少家。下面幾個基本的填寫原則,會跟保費金額息息相關,如果不符合條件也請照實填寫,若填寫不實被抓到,請不要說是看我的網誌填寫的 1. 要保車輛條件 汽車保險當然是跟要保險的車輛息息相關,因此要保險車輛的條件就非常的重要,通常保險公司認為比較安全及要賠償的金額較少的車,保險費就便宜,在美國通常保險公司認為大車比小車安全,SUV通常是保費最低廉的;廉價實用車比高檔奢華車保費便宜;舊車比新車保費便宜;每年用車里程數低的比高的便宜。 2. 駕駛安全評估 車子當然是人開的,因此駕駛也是保險多寡重要的因素,記住幾個重點,保費會比較少 - 主要被保險者最好是女性 - 最好超過25歲 - 要有當州駕照,取得駕照的時間越長越好,且最好沒有不良記錄 - 最好有無肇事證明,台灣的也可以,可以去監理站申請 - 符合以上條件者,作為主要被保險人,且要填寫他使用車的時間較多 - 若無符合,那你的保費應該不會太漂亮 3. 保險公司 保險公司也是保費多寡的重要因素,建議至少找三間報價,statefarm在加州有很多中文agent,若有問題比較方便詢問,建議一定要詢價,但價格通常不會是最漂亮。若非真的很缺錢,請以大公司為主,未來出事保險問題會比較有保障,處理上也比較簡單。Geico,AAA,Ensurance都不少人有用。 4. 保險條件 最直接影響保費的就是這一項,若你買的是新車,或是貸款買車,通常要保全險(Liability+Comprehensive Cover)是跑不掉的,也就是不管是別人撞到你或你撞別人都可理賠,甚至自己開車撞樹應該都有賠。但如果是只保基本的liability,就只有被你撞到的人及車有賠,詳細要看條款,每家保險公司提供的條件會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都會有最大賠償額度(maxium coverage)及自付額(deductible),若要比較請依據同樣條件,才會公平。 依據這些原則應該會有機會拿到最漂亮的保費,若保費依然很高,也不要灰心,過幾個月後再想辦法更換也是可行的方案。 超划算美國租車指南 美國便宜機票心...

加入外勞芭粉絲團

加入外勞芭粉絲團

文章實用嗎?請我喝飲料當做鼓勵吧!

請我喝杯飲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