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7條大道讓你去美國當外勞或當美國人順便實現美國夢(20250226 最新 update)




台灣的就業環境越來越不好,輸出國外當外勞會漸漸變成常態。看到越來越多人去澳洲,東南亞,菲律賓打工。去美國打工自古以來一直都是一個選項,只是人生地不熟,距離又遠,法規複雜。要知道怎麼去打工也不是件簡單的事。這文章是來美國數十個月所聽到看到的方法,用這篇文章做個記錄讓有需要的朋友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去美國當外勞,當然如果你想當美國人也可以作為參考。

1. 綠卡抽籤(即將取消)

如果你看到DV2015、DV2016、DV2017 (Diversity Immigration Visa Lottery) 這樣的標籤,基本上就是所謂的綠卡抽籤。這個好處是每年都可以抽,完全免費,限制很少,只要高中畢業就可以抽籤,夫妻可以分開抽,一人中籤,可以分享給配偶跟子女。但優點也是缺點就是抽的人很多,中籤率很低。如果英文能力不好,沒去過幾次美國,加上有家室,抽中了也是個困擾,到底是要去還是不去?不過這等中籤再來考慮就好,有興趣可以去以下參考網站看看
綠卡抽籤官網


20250213 update
修正官網連結


2. L1工作簽證

L1是我認為一般家境普通,沒有傑出專長的人,心中有夢,很想去美國打工,最有可能成功的方式之二(之一是娶美國人或嫁給美國人)。當然重點是沒錢才需要用這種方法,如果像強國人滿手鈔票,可以選擇的方式還有很多,這個方法可以擺priority後面一點。詳細的申請方法跟需求可以參考我的另一篇專文介紹。
申請L1工作簽證去美國工作

2-1. 條約商人(E-1)及條約投資人(E-2)簽證 (20160405 update)

有兩種人適合E1/E2簽證,第一,有點小錢想去美國創業,因為申請過程需要提供完整營運計畫,很適合已經有prototype且已有美國資金支持的start-up。小錢雖小但至少要有10萬美金。另外一個就是由境外公司外派去美國開公司。E1/E2的優點是投入的金額較小,加上只有條約國能使用,沒有中國跟印度兩大簽證殺手,競爭較少。此外比起L1,則少了需在母公司工作一年的必要條件。是條比較少人走的路,但不失為方法之一。

怎樣申請美國E-2非移民簽證

3. 美國讀書轉H1B工作簽證

如果家境尚可,且喜歡讀書的朋友,去美國拿個學位順便留下工作是不錯的作法。比起其他方式去美國工作,這方法相對比較"軟著陸",工作前先有個幾年時間在校園打混一下,教幾個美國朋友(順便看看有沒有機會把美國的異性或同性朋友變成家人),熟悉一下美國文化,增加英文溝通程度。比起一去美國就開始工作,壓力會小非常非常多。對於大多數的台灣人來說,學校所教的英文非常八股,只能拿來考試用,去美國工作甚至生活都是有問題的。沒有經過個幾個月到幾年的陣痛期,是沒辦法馬上適應的。因此,這會是個比較有緩衝期的方式。

但錢砸下去並不保證你一定可以留下,就讀的科系最好選擇美國人不喜歡做的工作或是市場上熱門的工作,會比較容易找到公司願意資助。例如選擇就讀護理或computer science相關科系,都是目前美國市場是缺乏的人才。如果選擇商科等嘴砲科系,英文又沒有辦法達到native speaker的水準,大多的情況就是拿到學歷後打道回府,或是去華人公司辛苦個幾年拿綠卡。這樣的方式可能不一定比在國內念一流大學想辦法去外商或比較國際化的台商找L1 support來的簡單。

另外還有個重要的考量點就是H1B也需要抽籤,也因為強國人人口眾多,想去美國的人也多,中籤機率大大降低,就算念了有名的大學或研究所,有好的公司贊助,沒抽中籤也是白搭,最終這幾年時間與金錢的投資還是有一定可能付諸流水,需要仔細考量。

H1B簡介

20250213 update
修正 H1B簡介 連結

4. 直接找美國公司sponsor 工作簽證(20160405 update)

英文能力跟工作經驗都有一定水準的朋友不妨試試看這種方式,把履歷放上Linkdin,投資premium帳號,多找點headhunter的朋友,不怕被拒絕的投履歷給美國公司,甚至直接飛到美國找機會。短期間這樣的投資其實比起其他的方式來說並不一定花費較高,也許找到個圓夢機會。

有個 myvisajobs 的網站可以查詢這公司是否曾經有提供H1B工作簽證或綠卡,甚至提供的薪水都可以知道,可以好好利用,在投履歷之前就可以知道這公司是否會幫你辦工作簽證及大約的薪水。相較Glassdoor所公開的資訊,可以發現薪水低了許多,即使是Google平均也低於130000,這部份我不知道是因為沒加上bonus還是因為需要公司提供簽證所以降低了可接受的薪水。




5. EB系列綠卡

如果你有某些特別能力特殊表現是國際級的,可以有辦法證明你的能力對美國有貢獻是可以直接拿到綠卡的。例如你有發表許多文章到有公信力的國際期刊、足以影響世界的專利或研究、或是在運動或藝術方面有非常傑出的表現,都可以用來申請綠卡,並且不需要有美國公司的贊助。
EB1-A 傑出人才移民簡介

20250213 update
修正 EB1-A 傑出人才移民簡介 連結

沒有傑出能力但滿手是錢也是有門可以去美國的。EB5是所謂的投資移民,需要至少投資美國105 萬美金(某些地方只要 80 萬),去美國開間公司當老闆並聘請當地的10個美國人並持續至少兩年,就可以拿到有條件的暫時綠卡。

但近年來有錢的強國人太多,出現很多揪團去美國投資拿綠卡的,現在審核上會比以前困難的多,如果不是手上有很多閒錢的,請不要把這當做第一優先。想要走這條路的朋友,動作也要快,美國移民之所以越來越難的原因就是不斷的修法把漏洞給補上。這條路看起來很快會被玩死,如果有企圖就快點行動吧。

20250226 update
最近川普大大看這條路不太開心,打算改制,依據目前的消息,要拿投資簽證可能要改到 500 萬美金,細節還沒公布,大家就等一下吧。


EB5申請簡介

20250213 update
修正 EB5申請簡介 連結

6. 娶美國人或嫁給美國人 (20180123 update)
這應該不用多加解釋,拿愛情換綠卡反而是這些方法裡面相對簡單的(對於能力一般,沒有富爸爸的朋友來說)。所以如果有機會去美國不管是念書還是去玩,可以把找異國戀情列入旅遊清單裡,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變美國人,但要注意,如果你的另一半是"綠卡"不是公民,那要拿配偶綠卡是不容易的,等個5~10年是基本,套句移民版大大cchris的名言叫做「守活寡」,愛情很重要但綠卡價也很高,要嫁綠卡配偶前,要先想清楚,接下來幾年要常常來來回回及分隔兩地的日子。


7. 去美國當兵(20150902 update)
最近發現這裡有一條捷徑當美國傭兵,去美國住滿兩年(念書)然後去當兵四年可以拿到綠卡。我只當過中華民國軍人,打過六次靶,問我怎麼當美國軍人當然是不懂的啦,所以請專業的來回答一下。





如果你已經找到路來美國了,下面有些文章可以參考,希望可以讓各位在這條不好走的路上可以走的順一點,尤其第一篇第一次心痛地去美國繳稅文章真的要認真讀,畢竟台灣繳稅跟美國的邏輯是完全不同的,在台灣每到5月你有被搶的感覺,但在美國你是每次發薪水都被搶一點,每年4月15前給你個機會把被搶的薪水要回來,雖然同樣是被搶每到四月還有點爽感,因為會突然多一筆錢。同樣是搶錢這也許是美國人的稅制比較高明的地方吧。


搜尋世界各地便宜機票 

留言

請我喝飲料!

boba-icon
請我喝飲料!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去美國工作 - L1A 工作簽申請證心得(updated 20190523)

過去的30年有個夢想是去西方國家唸書或生活個一陣子,可惜口袋沒錢,英文也不好,這個夢想就一直停滯著,沒想到就在2014年的春天實現了,用的方法是L1簽證(公司內部轉調),與大部分人所使用的H1B有很大的不同,希望這篇可以給希望挑戰去美國工作卻又跟我一樣的沒錢,語言又不好的人一點鼓勵 。 L1資格  1. 目前上班的公司必須在美國有common ownership。可以是一方控股另外一方, 或者雙方同屬於第三方控股。合格的關聯公司關係包括母子公司、姐妹公司,分公司等。在美國的公司最好要有繳稅給美國政府的紀錄,若雇用美國人的員工數目很多,繳稅記錄正常,就比較容易通過 2. 需在目前公司(台灣或其他國家)工作一年以上 L1A or L1B? L1簽證分為兩種,L1A是給高階的管理人員,L1B簽發給核心技術開發人員。 L1有正常的單獨L1申請, 以及為大公司簡化手續大批量申請而設計的Blanket L1。這在申請AIT面試的時候會有欄位需要挑選,記得不要選錯了,申請手續上及費用會有差別的第一次最長可以申請3年,每次可以再延長兩年,。但如果是start-up公司,可能只會先給一年 轉綠卡資格  如果關聯公司已經存在一年以上,L1簽證一入境美國即可申請綠卡,若是start-up公司則要等一年後才能進行申請流程 申請資料及流程 由關聯公司對美國政府提出申請(I-129),需要包含下面資料,最好多付1225美金走premium processing,依規定美國政府必須在15個工作天內回應,審查通過後,才可拿美國政府提供的I-797核可證明,申請AIT口試 口試也需要把下面資料都帶齊,口試是否會過其實在去之前就應該差不多決定了,除非你有足夠說服的口試官給你簽證的資料,主要是看你過去的出入境紀錄及所提供的資料是否能夠證明你只是去美國工作,而不是準備留在美國 1. 申請人履歷,若為L1A需證明目前所在公司職位為高階管理人員 2. 申請人過去工作內容,最好依據工作內容每年詳細填寫 3. 申請人未來工作offer,包含薪水,職位及未來工作內容 4. 目前所在公司的資料,轉調公司的關聯證明 5. 轉調公司資料,需包含繳稅資料,公司現況及員工人數 2015年Q1申請狀況(update 20150406)...

用高鐵價格體驗Airasia亞洲航空平躺商務艙

吉隆坡機場Klia2的早晨 今年第二次的Bug票就感謝Airasia亞洲航空提供了,台北來回吉隆坡商務艙完稅價只要 3533 !,據了解這是把馬幣寫成台幣的結果,正常價格應該是$3533的7.5倍約$26500。與官網上的商務艙價格很一致,應該可以確認就是幣別搞錯了。 有很多人問bug票、標錯價這些事情好像最近特別容易出現(透過 外勞芭的7個便宜機票購買秘訣 可以更容易找到bug票!立即訂閱 外勞芭寒舍粉絲團 也可以同步到最新bug機票消息)?事實上bug票、標錯價這些事情是一直存在著,只是以前沒有大數據,爬蟲能力也不夠好,也沒有像google flight, Skyscanner這些機票比價網,常常標錯價擺了很多天也沒人發現。加上沒有社群的傳播,所以常默默的被修復了也沒人知道,所以科技的進步也促成了近年bug票的興盛。但科技進步也可以讓標錯價更容易被發現,我相信不久的將來航空公司會很快的把這扇門堵起來,在這之前請盡情享受這美好的時光,因為這時間應該不會太久了

踏遍球場--釜山社稷棒球場(韓國樂天巨人主場)

這個專題已經暫停更新一陣子了,主要是因為過去幾年都住在美國,雖然走過一些不錯的球場還參加了球場tour,大部分都是介紹球場建築緣起,博物館跟球員記錄,這些知識我想太多人比我還熟悉的多,就不廢話了。美國的球賽部分除了花生,熱狗,啤酒,Let's Go XXX,球迷裸奔老實說也沒什麼好寫的,告訴各位芭友一堆老人歷史也不有趣,所幸就開他天窗。 作為一個與展元不同的棒球之神一同度過30年的中老球迷,能去各地球場走走,還是很興奮滿足,但遠遠不及這次去釜山看球所獲得的驚艷,想起來我已經很久沒有去全猿主場見見Lamigirls,相信他們應該也進步不少,應該找個時間去走走了。 說實在韓國真的是很不國際化的國家,釜山又比首爾更鄉下,想當年我在首爾用破我的破英文跟手上拿著Toeic的高中韓國妹問路,他居然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就知道基本上英文到處沒有用,說英文也不會通,看韓文又不會懂,光買票就是個大問題,還好Lotte Giant不是什麼大熱門隊伍,不會滿場,開場前去現場買票就可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拍下球場座位圖,用指號碼的方式跟售票員溝通你想要的座位,這樣的方式買票就完全沒有問題,畢竟韓國人英文差,理解力還是不錯的。我最喜歡坐本壘版後方稍高一點的位置,因此選擇了54號本壘版後方高層的看臺,只要10000韓圓(約8.72USD),滿便宜的。 雖然有兩個討厭的竿子但視野不錯 就是票摟 有露營票,而且真的有人在球場露營!連兩場打到半夜,還真是值回票價 這場Lotte的比賽是我目前去現場看球最的棒的比賽沒有之一。原因第一是球隊拼勁,第二是啦啦隊及燈光,第三是球迷。一場比賽打了5小時還沒打完,第10局雙方沒有突破僵局制可以各打5分,還包含一支滿灌炮,這種比賽我還是前所未見,最終打到12局還看到再見安打,害我第一次看了6小時棒球,還花了比球票貴的13500韓圓坐計程車回旅館,連做夢都還在球場喊著Lotte.... 立即尋找便宜機票 10局結束已經23:31 剛好5個小時 應援團雖然只有5人,但真的是一流水準,Lotte girl的量不如Lamigirls多,但質量真的相當優良,我看過各式比賽的show girls,能讓我眼睛一亮的並不多,Lotte妹跳舞的動作與節奏真的很到位,充分展現長髮飄逸的特色,加上...

第一次心痛的去美國繳稅 (update 20211109)

      美國是億億稅阿! 剛來美國的第一天來HR就給我個大難題,填寫 Form W4 ,這東西真是很難搞懂的東西,尤其我的英文只能用在科技業,跟科技業沒關的一概都不行,一直到領了這麼多次薪水後,才漸漸搞懂這鬼表格,我一定要找個時間把心得寫下來以免忘記,在寫W4這麼嚴肅的主題之前,我還是想要先靠杯一下山姆大叔,Uncle Sam真的是死要錢,如果中華民國萬萬稅,山姆大叔應該"億億稅",sales tax就是第一個神奇的稅,裡面包含Federal Tax, state tax還有county/city tax,全部加起來才是你要付的稅,通常少說也要個7%,下圖是個平均Tax的概念圖來自 Taxfoundation 當然也有很多免稅州。美國的稅是要另外加上去的,不像在台灣或大部分的歐洲國家,標價已經是含稅的,通常在抱怨這現實的時候,旁邊的美國同事麥可就會說 Welcome America. Uncle Sam is evil XD.... 美國的sales Tax非常複雜,每個城市都可能不同 當你不是死遊客,在美國有領薪水又不是F, J或OPT身分時,這時候山姆大書的"億億稅"功力就更是無遠弗屆了, 以加州為例 ,如果你的雙周薪(沒錯,這裡大部分是兩周領一次薪水,其實挺好的,每次領薪水都是T.G.I.F.,領完周末就去happy花光光XD,難怪美國人都不存錢 ^^"。)是1000USD(嗚嗚..知道我都是賺辛苦錢了吧)又沒有可以扶養的親屬,下面的Net Pay就是預扣稅金後你實際可以領到的薪水 = 827.77。god....馬上17.3%就消失了,這還不含貴鬆鬆的健保費喔,這時候耳邊又會出現麥可的 Welcome to America. it's life = . =. Paycheck範例 立即尋找便宜機票 Federal Withholding就是聯邦所得稅預扣額,如果沒人可以扶養通常會預扣個7-20%,依薪水高低及每個人的扶養情況而有所不同,這要講清楚應該可以講個幾個月,有興趣可以去 IRS 研究美國稅法 。social security tax基本上是12.4%, 由你和僱主各繳一半(6.2%),有點像國民年金或勞工保險金(不是勞保年...

美國超便宜租車指南與自助升等心得

因為Covid-19,最近Hertz鬧破產,讓我想到外勞芭在美國Roadtrip出去玩通常都是租車去的,即便我自己有車也會盡量不開,主要有幾個原因: 租車便宜: 美國租車價格便宜,而且車子通常是3年內的新車,好開省油又可以享受新科技,例如ACC(Adaptive Cruise Control 主動式車距調節巡航系統)。這樣塞車的時候就不會開到腿麻。加上美國地大路途長,沒有ACC開車就真的要很專心,一天常常需要連續開個6小時,很容易開到精神渙散,有ACC精神壓力會比較小,不用一直處於備戰狀態開車,讓長時間開車安全許多。 保險: 出去玩通常會跟朋友一起結伴,大家可以分攤開車時間,但若開自己或朋友的車,保險就會是問題,萬一真的出車禍,開車的人若不是保險本人,可能會有理賠上的麻煩。所以租車另外買租車保險會比較安心一點。尤其等下要介紹的Hertz UK網站租車法,車價包含保險,通常又比另加保險便宜,是很棒的保險解決方案。 減少折舊及保養開銷: 在美國要賣車,里程是決定車價很重要的因素。平常代步開的距離通常不會太長,但出去玩就不是了,隨便一開就是2000miles起跳,我曾經從加州開6000miles去 黃石公園 ,如果常常這樣搞,車價就會掉很多,可能還要花很多換機油、換輪胎及保養費。全部算起來可能不會比租車省。 在美國要租車,一定記得要去 Hertz UK 的網站看看,常常都會有意想不到的價格,像我2020年的美國行,只花了200USD租5天休旅車含保險還真的是超級好deal阿!仔細看條款有包含Liability Insurance Supplement,台灣通常稱作第三責任險,通常是賠給被你撞的車主。如果是對方撞你,那就是對方賠啦。我租車真的有被小撞過幾次,對方會留給我聯絡電話跟保險號碼,還好不嚴重,租車公司也沒發現,所以我也沒聯過對方車主過。LIS在Hertz美國或台灣網站通常一天$15 USD跑不掉,如果是比較好的車種還會更高,但在UK網站則已經包含了。 Loss Damage Waiver則是保這台車,如果你真的撞車了,畢竟車是租來的,你還是得賠,如果有這個條款,大部分情況就不需要賠償。如果你用美國信用卡刷租車,大部分這一項通常是會包含的。差別在於大部分情況下,你有買LDW,只要把車還給租車公司,你不需要處理接下來修車的事。但信用卡的就還有些雜事要處理,像租車公司會向...

用最少的哩程,成功兌換跨年紐西蘭南島商務艙哩程票

最近因手術後的復原期, 恆久恆久恆久 沒有查詢里程票了。術後的 複視 影響了用眼時間,加上久坐會導致梨狀肌疼痛,不得不減少電腦前的工作時間。 然而,昨天與朋友共進午餐時,老婆提出了一個請求 - 她想清空美國航空(AA)帳戶中的里程。這個想法源於去年的一次不愉快經歷:她的 AA 帳戶遭駭客入侵,損失了8萬哩程。雖然經過數月與AA 客服溝通、甚至赴美國網路警察局備案後終於追回里程,但這次經歷讓她希望能盡快使用完這些里程,以避免再次發生類似風險。 目前老婆的 AA 帳戶約有10萬哩程。對居住在台灣的我們來說,最具價值的兌換方式是使用寰宇一家聯盟的紐澳航線商務艙,單程只需4萬哩程。因為如此,我術前就一直在研究計畫兌換兩張紐西蘭南島返程的商務艙機票。 在查詢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 British Airline(BA)和亞洲萬里通都顯示2026年1月5日有國泰航空的基督城-香港-台北航線的座位(商務艙2張、豪華經濟艙2張、經濟艙6張) - 但澳洲航空(QF)、AA和 Alaska Airline(AS)只能查到經濟艙座位,查不到商務艙機票 經過分析,我認為: 1. 亞萬和 BA 都能查到座位,說明確實有釋出機位 2. 而且時間這麼就剛好,當天就是 AA 放票 2026/01/05 的第一天,應該也不是被換走了才是,覺得應該還是有票的機率很大。 3. AA 查詢不到可能只是系統顯示問題,實際應該有票 抱持著這個推論,我立即行動: 1. 首先撥打中國區 AA 中文客服,但發現權限不足,客服也只能看到經濟艙的票 2. 轉而聯繫美國區 AA 中文客服 ( +1 800-492-8095),順利完成商務艙兩張的訂票 3. 最終只花了 116 美元的稅金,就搞定了兩張商務艙機票 重要經驗總結: 1. AA 仍是東亞至紐澳最優惠的里程計畫:里程需求少,稅金低,而且退票完全不用手續費,這也是我敢大膽定下去的原因之一。 2. 即使 AA 網站查不到國泰商務艙,通過客服仍可能預訂成功 3. 建議直接聯繫美國區 AA 中文客服,效率較高 國泰bug票之持續5級地震的CX855 A359 YVR-HKG 商務艙體驗 用高鐵價體驗平躺商務艙 河內商務艙貴賓室Hanoi NIA Business Lounge 外勞芭的7個便宜機票購買秘訣總整理 什麼?廉價航空Airasia也有專屬貴賓室!...

想去美國當外勞?先看看你適合嗎?(update 20200616)

這篇文章在草稿躺了很久,一直沒辦法完成,也許是工作忙碌,更多的應該是沒有靈感跟我的懶惰,現在來把它翻修一下,騙騙一些點閱率,如果你覺得我鬼扯得有道理,請幫我分享轉貼並註明出處,想要繼續看我鬼扯的文章也可以加入 外勞芭的粉絲團 ,謝謝。 本文開始#@$%%$%$ 很多台灣的朋友都會問你覺得美國好還是台灣好,我覺得這是個非常非常難回答的問題,對我來說每個地方都有好有壞,再好公司也還是有人哭杯,再差的公司一定有人愛的要死。所以這問題也是一樣的,適合你的地方就是好地方。另外此篇文章是針對一般人的處境來撰寫,如果你有個某某金控擔任VP的老爸或是寫台灣通史的阿祖,還是跟總統一起長大的老媽,我相信你應該不會是我的讀者。 喜愛英文程度 有些朋友可能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是喜愛英文的程度而不是英文好壞,事實上我覺得在台灣學的英文只有很渺小的機會學到"正確"且"實用"的英文,因此在台灣英文考的好頂多只能代表你會考試,並不是你英文足夠跟美國人溝通。說句難聽的,就算是紐約的乞丐英文都比我們好。當你接受太多台灣不正確且陳舊英文的教學後,要洗掉那些沒用卻根深蒂固的英文反而是需要時間及毅力的。因此如果你根本不懂英文、但喜歡英文、願意學習,在美國這樣的環境,反而會比打掉重練快上許多。 當你來美國當外勞後,很多簡單的事情都因為語言變得很困難,像看病、搭車、點菜、搭訕、交朋友。剛開始嘗試會覺得新鮮,超過了365天後終究會轉成困擾,這時候崇洋反而是一種讓你留下的動力。因此不討厭英文是我覺得當外勞的先決條件。 專業與個性 來美國當外勞與否跟你的專業絕對相關,只要你的專業是美國人不喜歡不願意去做的而且美國需要你這樣的人才的,你能留下的機會就很高,像當血汗護理人員,當農夫,當園丁等等,都是美國人不喜歡的工作。目前對於華人來說最夯的就是當軟體工程師,因為這算基層工作,又很重要,職缺多,薪水也好,對英文程度要求較低,如果對自己的要求是留在美國生活,一輩子當個螺絲釘,有份不差的薪水,沒有想要大鳴大放,美國會是個適合你的地方。 與台灣連結度 來美國最最最難割捨的地方就是親朋好友,身處一個7000miles遠的國度,因為時差,90%時間都是一個地方是白天跟另一個是晚上,當台灣的時間是深夜,你再難過還是很難找到在台灣的親友跟你說話。跟...

幫朋友找到回遠方家的機票

一次不經意分享自己的 里程票心得 後,朋友米家找上了我。他們一家四口想要回到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St. Kitts and Nevis)老家,但機票價格令人卻步。 米爸是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St. Kittz and Nevis 人,剛聽到這個國家名字我以為是 ”聖克里斯多福” 及 “尼維斯” 兩個地方,後來米媽跟我說這是其實是一個國家,我才知道原來世界上有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這個國家,真對不起米爸,我孤陋寡聞😅。 米媽跟我說他們查機票一人要價7萬多元,花不太下去。可是他們上次回家已經是10年前,真的很想回家一趟。 現況與挑戰 一家四口想在暑假回家 目前查票每人高達7萬元 已有10年未能返鄉 預計停留一個月 於是我先初步查詢米家暑假想回家的時間最便宜的機票大概要多少錢,透過Google Flight發現美國航空(AA)有較優惠的票價,每人約$1,501 USD(約$49,232 TWD)。但這只是開始,我知道一定能找到更好的選擇。於是在Google flight上選了前後幾天,發現價格變異很大,而且實際點進網站後的價格通常還漲了好幾千元,不是很穩定。通常這樣的狀態就表示要飛的那幾天,目前機票價格變動很大,Google flight 也抓不準價格,因為顯示的價格並不是即時的報價,而是幾個小時前爬蟲的價格。 接著我去AA 網站上玩了一下,把四個人的年齡都輸入進去後,發現了一張更便宜的機票,是因為日本航空 (JAL)有給11歲以下孩童 75 折優惠,但這張機票回程需要自行從東京羽田機場換到成田機場。考量到米家成員有兩位小朋友,換機場並不是一個好選項了。 由於米家打算回家一個月,時間上應該比較有彈性,因此我微調了出發跟回程的時間,並且把要在機場過夜的航班排除,終於找到一張價格只要1,268 USD(約$41,500 TWD)且適合他們的機票,給米媽看了一下,他對價格算滿意,但對於其中有一段是由737MAX來飛有芥蒂,因此我再度幫他們調整了班機,把737MAX的航班改成737-800所執飛。 最終幫他們省下了  ( 70,000-4,2097) x 4 = $111,612 TWD! 看到米家能因為這筆省下的錢,圓了那個睽違10年、飛越半個地球的「返鄉夢」,突然覺得我這個旅遊顧問當得還挺值的嘛~😎 感覺自己像是變身成了旅遊界的省錢超人。這種既省錢又暖心...

你媽pro 爸爸也真的很會煮的 Limapulo: baba can cook 娘惹復古餐廳

上方的Roti Jala(自行翻譯蛋皮咖哩雞)大推,下方福建炒麵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