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AI自由行實驗】ChatGPT & Gemini實測北海道六天自由行心得分享

【北海道行程實測】只靠AI規劃自由行可行嗎?使用 ChatGPT 與 Gemini 心得分享

Made by ChatGPT

今天看到一張還滿喜歡的北海道機票,忍不住又燃起了旅行魂。
這次看到的是酷航的票,酷航一直是我少數會考慮搭乘的廉航之一,特別是飛北海道,他們使用的是波音 787 的大飛機,飛行體驗比一般廉航的小飛機舒適很多。
另一間會考慮的廉航是虎航,雖然有些航點只有他們飛,例如旭川。但如果有得選,我還是會盡量避開。

kkday促銷北海道來回機票價格示意圖
KKday 5/13 含行李只要 $8,888。輸入折扣碼 KKF300 再折 300


酷航與KKday網站票價比較畫面,含折扣訊息
酷航官網含行李要 $11,728


這次也順便來挑戰一下,純靠AI規劃行程,看看到底可不可行。
這次用的工具是 ChatGPT Plus 4oGemini 2.5 Flash(因為Pro的額度用完了 😂)。

我的Prompt 是這樣下的

5/13 去北海道玩6天幫我排行程 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及附近建議的兩個美食 行程要順 同時考量下
雨天的備案 並幫我建議兩個住宿地點 把各地點做成一張地圖 還有行程表 
去程 酷航TR892 桃園國際機場➔日本新千歲機場 12:45/17:45 
回程 酷航TR893 日本新千歲機場➔桃園國際機場 19:00/22:30


使用ChatGPT生成的北海道六日自由行行程表
ChatGPT 行程表

使用Gemini生成的北海道六日自由行行程表
Gemini 行程表



我的結論是:可行,也不可行。




AI規劃行程:理想與現實的落差

在實測過程中,發現AI確實能快速生成一份大致可行的行程,但細節上,還是有不少問題。

1. 行程規劃的問題

Gemini 在排第四天行程時,早上安排去定山溪,下午就要趕回來,時間上非常緊湊且不合理。
定山溪其實蠻適合悠閒泡湯、散步慢遊的地方,這樣硬排完全沒有體驗感。

至於 ChatGPT,第五天排去洞爺湖,結果晚上又急著趕回登別。推測是為了接第六天的班機,但這種走馬看花式的移動,真的有點可惜。
其實如果一開始就先玩洞爺湖和登別,最後幾天留在札幌市區輕鬆收尾,會更合理又順路。

2. 回答方式的差異

兩款AI在互動體驗上也蠻不一樣的:

  • ChatGPT:偏向問答式,有點像一邊對話一邊逐步生成計畫,雖然比較符合我的思考邏輯,但有時真的會覺得它「問太多問題、不做事」,蠻煩的🤭。

ChatGPT互動界面示意,展示問答規劃方式

ChatGPT互動界面示意,展示問答規劃方式
  • Gemini:比較直接,可以快速Export成Google Sheet表格,這點超級方便!
    不過,表格內容亂碼的比例蠻高的,還要自己修正,多少還是增加了人工整理的時間。
Gemini匯出的旅遊行程Google Sheet檔案截圖(含亂碼問題)


3. 時間分配的問題

Gemini排的六天行程裡,有四天半都待在札幌市區……
雖然札幌很不錯,但也沒必要待到這麼「深度旅遊」吧😂。
應該安排更多近郊的輕旅行,例如小樽、支笏湖之類的地方,行程會更豐富、有變化。

ChatGPT 這部份倒是做的不差,六天安排了札幌、小樽、登別、洞爺湖等,算是滿豐富的了。

4. 整合到 Google 地圖輸出狀況

這次也想測試 AI 能不能畫出漂亮的圖,兩邊都做的不怎樣。

  • Gemini:直接拒絕,不給圖片。

Gemini拒絕提供生成地圖功能的回覆示意畫面

  • ChatGPT:雖然給了圖片,但中文字錯一堆,內容也常常牛頭不對馬嘴。
    測到後來我乾脆放棄,不再期待 AI 的地圖跟圖片產出。

拍謝,因為後來就一直生不出來,只好拿先前規劃福島生成的圖來示意一下

後來想說改試試整合到 Google Map 是否可以搞定,結果居然是 ChatGPT 做的比較好

  • Gemini:請他幫忙輸出成 CSV 檔都不鳥我 😓 ,要我自己手動 copy 製作。

  • ChatGPT:給了 CSV 包含經緯度,正確可用 🙆 ,可以把位置標示清楚,只是還缺少景點更細節的資訊。
ChatGPT 提供的 CSV 檔匯入my map 的結果

小結:只靠 AI 規劃行程可行嗎?

結論是:大方向可以靠 AI 幫忙,但細節一定要自己修正!

AI 可以幫忙快速丟出初步框架,節省很多查資料的時間。
但像移動路線的順暢度、景點停留時間、當地交通班次這些,還是需要自己仔細調整。
不然很容易搞出「趕場行程」或「深度旅遊一個城市四天」這種奇怪的結果。

同時也意識到,我下的 Prompt(指令)還有許多改良空間。
以後我會繼續測試更多 Prompt 寫法,例入幫我加入安排去北海道火腿隊看古林?看看能不能訓練AI變得更聰明!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完整的 AI 對話,但因完整截圖檔案太大,我把完整的 AI 問答放到這裡

想看我繼續亂搞(測試)嗎?

如果你也覺得這樣的實測分享有趣,或者有想看我挑戰更多 AI 應用來豐富旅遊的話,
歡迎在下面留言或幫我在粉絲團按個讚喔!💬👍
你們的回應就是我繼續探索(亂搞🤣)的動力!


💬 如果你想訂閱 ChatGPT Plus,或者已經在用但想省錢,這裡有個划算的方法!

透過共享方案訂閱,每個月只要 $276,比原價 $690 直接便宜 60%! 現在還能輸入折扣碼「tokpmpm」再享 9折優惠

👉 點這裡立即訂購:https://premlogin.com/tokpmpm




留言

加入外勞芭粉絲團

加入外勞芭粉絲團

文章實用嗎?請我喝飲料當做鼓勵吧!

請我喝杯飲料吧!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7條大道讓你去美國當外勞或當美國人順便實現美國夢(20250226 最新 update)

台灣的就業環境越來越不好,輸出國外當外勞會漸漸變成常態。看到越來越多人去澳洲,東南亞,菲律賓打工。去美國打工自古以來一直都是一個選項,只是人生地不熟,距離又遠,法規複雜。要知道怎麼去打工也不是件簡單的事。這文章是來美國數十個月所聽到看到的方法,用這篇文章做個記錄讓有需要的朋友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去美國當外勞,當然如果你想當美國人也可以作為參考。 1. 綠卡抽籤(即將取消) 如果你看到 DV2015、DV2016、DV2017 (Diversity Immigration Visa Lottery) 這樣的標籤,基本上就是所謂的綠卡抽籤。這個好處是每年都可以抽,完全免費,限制很少,只要高中畢業就可以抽籤,夫妻可以分開抽,一人中籤,可以分享給配偶跟子女。但優點也是缺點就是抽的人很多,中籤率很低。如果英文能力不好,沒去過幾次美國,加上有家室,抽中了也是個困擾,到底是要去還是不去?不過這等中籤再來考慮就好,有興趣可以去以下參考網站看看 綠卡抽籤官網 20250213 update 修正官網連結 2. L1工作簽證 L1是我認為一般家境普通,沒有傑出專長的人,心中有夢,很想去美國打工,最有可能成功的方式之二(之一是娶美國人或嫁給美國人)。當然重點是沒錢才需要用這種方法,如果像強國人滿手鈔票,可以選擇的方式還有很多,這個方法可以擺priority後面一點。詳細的申請方法跟需求可以參考我的另一篇專文介紹。 申請L1工作簽證去美國工作 2-1. 條約商人(E-1)及條約投資人(E-2)簽證  (2 0160405 update) 有兩種人適合E1/E2簽證,第一,有點小錢想去美國創業,因為申請過程需要提供完整營運計畫,很適合已經有prototype且已有美國資金支持的start-up。小錢雖小但至少要有10萬美金。另外一個就是由境外公司外派去美國開公司。E1/E2的優點是投入的金額較小,加上只有條約國能使用,沒有中國跟印度兩大簽證殺手,競爭較少。此外比起L1,則少了需在母公司工作一年的必要條件。是條比較少人走的路,但不失為方法之一。 怎樣申請美國E-2非移民簽證 3. 美國讀書轉H1B工作簽證 如果家境尚可,且喜歡讀書的朋友,去美國拿個學位順便留下工作是不錯的作法。比起其他方式去美國工作,這方法相對比較"軟著陸...

去美國工作 - L1A 工作簽申請證心得

過去的30年有個夢想是去西方國家唸書或生活個一陣子,可惜口袋沒錢,英文也不好,這個夢想就一直停滯著,沒想到就在2014年的春天實現了,用的方法是L1簽證(公司內部轉調),與大部分人所使用的H1B有很大的不同,希望這篇可以給希望挑戰去美國工作卻又跟我一樣的沒錢,語言又不好的人一點鼓勵 。 L1資格  1. 目前上班的公司必須在美國有common ownership。可以是一方控股另外一方, 或者雙方同屬於第三方控股。合格的關聯公司關係包括母子公司、姐妹公司,分公司等。在美國的公司最好要有繳稅給美國政府的紀錄,若雇用美國人的員工數目很多,繳稅記錄正常,就比較容易通過 2. 需在目前公司(台灣或其他國家)工作一年以上 L1A or L1B? L1簽證分為兩種,L1A是給高階的管理人員,L1B簽發給核心技術開發人員。 L1有正常的單獨L1申請, 以及為大公司簡化手續大批量申請而設計的Blanket L1。這在申請AIT面試的時候會有欄位需要挑選,記得不要選錯了,申請手續上及費用會有差別的第一次最長可以申請3年,每次可以再延長兩年,。但如果是start-up公司,可能只會先給一年 轉綠卡資格  如果關聯公司已經存在一年以上,L1 簽證一入境美國即可申請綠卡,若是 start-up 公司則要等一年後才能進行申請流程 申請資料及流程 由關聯公司對美國政府提出申請(I-129),需要包含下面資料,最好多付 1225 美金走 premium processing,依規定美國政府必須在15個工作天內回應,審查通過後,才可拿美國政府提供的 I-797 核可證明,申請 AIT 口試 口試也需要把下面資料都帶齊,口試是否會過其實在去之前就應該差不多決定了,除非你有足夠說服的口試官給你簽證的資料,主要是看你過去的出入境紀錄及所提供的資料是否能夠證明你只是去美國工作,而不是準備留在美國 1. 申請人履歷,若為 L1A 需證明目前所在公司職位為高階管理人員 2. 申請人過去工作內容,最好依據工作內容每年詳細填寫 3. 申請人未來工作offer,包含薪水,職位及未來工作內容 4. 目前所在公司的資料,轉調公司的關聯證明 5. 轉調公司資料,需包含繳稅資料,公司現況及員工人數 2015年Q1申請狀況(update...

想去美國當外勞(工作)?先看看你適合嗎?

這篇文章在草稿躺了很久,一直沒辦法完成,也許是工作忙碌,更多的應該是沒有靈感跟我的懶惰,現在來把它翻修一下,騙騙一些點閱率,如果你覺得我鬼扯得有道理,請幫我分享轉貼並註明出處,想要繼續看我鬼扯的文章也可以加入 外勞芭的粉絲團 ,謝謝。 本文開始#@$%%$%$ 很多台灣的朋友都會問你覺得美國好還是台灣好,我覺得這是個非常非常難回答的問題,對我來說每個地方都有好有壞,再好公司也還是有人哭杯,再差的公司一定有人愛的要死。所以這問題也是一樣的,適合你的地方就是好地方。另外此篇文章是針對一般人的處境來撰寫,如果你有個某某金控擔任 VP 的老爸或是寫台灣通史的阿祖,還是跟總統一起長大的老媽,我相信你應該不會是我的讀者。 喜愛英文程度 有些朋友可能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是喜愛英文的程度而不是英文好壞,事實上我覺得在台灣學的英文只有很渺小的機會學到"正確" 且"實用"的英文,因此在台灣英文考的好頂多只能代表你會考試,並不是你英文足夠跟美國人溝通。說句難聽的,就算是紐約的乞丐英文都比我們好。當你接受太多台灣不正確且陳舊英文的教學後,要洗掉那些沒用卻根深蒂固的英文反而是需要時間及毅力的。因此如果你根本不懂英文、但喜歡英文、願意學習,在美國這樣的環境,反而會比打掉重練快上許多。 當你來美國當外勞後,很多簡單的事情都因為語言變得很困難,像看病、搭車、點菜、搭訕、交朋友。剛開始嘗試會覺得新鮮,超過了365天後終究會轉成困擾,這時候崇洋反而是一種讓你留下的動力。因此不討厭英文是我覺得當外勞的先決條件。 專業與個性 來美國當外勞與否跟你的專業絕對相關,只要你的專業是美國人不喜歡不願意去做的而且美國需要你這樣的人才的,你能留下的機會就很高,像當血汗護理人員,當農夫,當園丁等等,都是美國人不喜歡的工作。目前對於華人來說最夯的就是當軟體工程師,因為這算基層工作,又很重要,職缺多,薪水也好,對英文程度要求較低,如果對自己的要求是留在美國生活,一輩子當個螺絲釘,有份不差的薪水,沒有想要大鳴大放,美國會是個適合你的地方。 與台灣連結度 來美國最最最難割捨的地方就是親朋好友,身處一個7000miles遠的國度,因為時差,90%時間都是一個地方是白天跟另一個是晚上,當台灣的時間是深夜,你再難過還是很難找到在台灣的親友跟你說...

踏遍球場--釜山社稷棒球場(韓國樂天巨人主場): 韓國最佳啦啦隊

這個專題已經暫停更新一陣子了,主要是因為過去幾年都住在美國,雖然走過一些不錯的球場還參加了球場 tour,大部分都是介紹球場建築緣起,博物館跟球員記錄,這些知識我想太多人比我還熟悉的多,就不廢話了。美國的球賽部分除了花生,熱狗,啤酒,Let's Go XXX,球迷裸奔老實說也沒什麼好寫的,告訴各位芭友一堆老人歷史也不有趣,所幸就開他天窗。 作為一個與展元不同的棒球之神一同度過30年的中老球迷,能去各地球場走走,還是很興奮滿足,但遠遠不及這次去釜山看球所獲得的驚艷,想起來我已經很久沒有去全猿主場見見Lamigirls,相信他們應該也進步不少,應該找個時間去走走了。 說實在韓國真的是很不國際化的國家,釜山又比首爾更鄉下,想當年我在首爾用破我的破英文跟手上拿著Toeic的高中韓國妹問路,他居然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就知道基本上英文到處沒有用,說英文也不會通,看韓文又不會懂,光買票就是個大問題,還好Lotte Giant不是什麼大熱門隊伍,不會滿場,開場前去現場買票就可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拍下球場座位圖,用指號碼的方式跟售票員溝通你想要的座位,這樣的方式買票就完全沒有問題,畢竟韓國人英文差,理解力還是不錯的。我最喜歡坐本壘版後方稍高一點的位置,因此選擇了54號本壘版後方高層的看臺,只要10000韓圓(約8.72USD),滿便宜的。 雖然有兩個討厭的竿子但視野不錯 就是票摟 有露營票,而且真的有人在球場露營!連兩場打到半夜,還真是值回票價 這場Lotte的比賽是我目前去現場看球最的棒的比賽沒有之一。原因第一是球隊拼勁,第二是啦啦隊及燈光,第三是球迷。一場比賽打了5小時還沒打完,第10局雙方沒有突破僵局制可以各打5分,還包含一支滿灌炮,這種比賽我還是前所未見,最終打到12局還看到再見安打,害我第一次看了6小時棒球,還花了比球票貴的13500韓圓坐計程車回旅館,連做夢都還在球場喊著Lotte.... 10局結束已經23:31 剛好5個小時 應援團雖然只有5人,但真的是一流水準,Lotte girl的量不如Lamigirls多,但質量真的相當優良,我看過各式比賽的show girls,能讓我眼睛一亮的並不多,Lotte妹跳舞的動作與節奏真的很到位,充分展現長髮飄逸的特色,加上不是跟滿街都一樣的韓國白臉紅嘴妝,雖然只是簡...

第一次心痛的去美國繳稅 - 學習如何合法被美國政府課少一點稅

填寫 Form W4 美國是億億稅阿! 剛來美國的第一天來HR就給我個大難題,填寫  Form W4 ,這東西真是很難搞懂的東西,尤其我的英文只能用在科技業,跟科技業沒關的一概都不行,一直到領了這麼多次薪水後,才漸漸搞懂這鬼表格,我一定要找個時間把心得寫下來以免忘記,在寫 W4 這麼嚴肅的主題之前,我還是想要先靠杯一下山姆大叔,Uncle Sam 真的是死要錢,如果中華民國萬萬稅,山姆大叔應該"億億稅",sales tax 就是第一個神奇的稅,裡面包含 Federal Tax, state tax 還有 county/city tax,全部加起來才是你要付的稅,通常少說也要個 7%,下圖是個平均Tax的概念圖來自 Taxfoundation  當然也有很多免稅州。美國的稅是要另外加上去的,不像在台灣或大部分的歐洲國家,標價已經是含稅的,通常在抱怨這現實的時候,旁邊的美國同事麥可就會說 Welcome America. Uncle Sam is evil XD.... 美國的sales Tax非常複雜,每個城市都可能不同 預扣稅金 當你不是死遊客,在美國有領薪水又不是F, J或OPT身分時,這時候山姆大書的"億億稅"功力就更是無遠弗屆了, 以加州為例 ,如果你的雙周薪(沒錯,這裡大部分是兩周領一次薪水,其實挺好的,每次領薪水都是 T.G.I.F.,領完周末就去 happy 花光光XD,難怪美國人都不存錢 ^^"。)是1000USD (嗚嗚..知道我都是賺辛苦錢了吧)又沒有可以扶養的親屬,下面的 Net Pay 就是預扣稅金後你實際可以領到的薪水 = 827.77。god....馬上17.3%就消失了,這還不含貴鬆鬆的健保費喔,這時候耳邊又會出現麥可的 Welcome to America. it's life = . =. Paycheck範例 Federal Withholding 就是聯邦所得稅預扣額,如果沒人可以扶養通常會預扣個7-20%,依薪水高低及每個人的扶養情況而有所不同,這要講清楚應該可以講個幾個月,有興趣可以去 IRS 研究美國稅法 。social security tax 基本上是 12.4%, 由你和僱主各繳一半(6.2%),有點像國民年金或勞工保...

台北電動公車初體驗|黑銀塗裝超吸睛,Type-C充電還比飛機強!

新到前方還有紅彩帶未拆 🚌 黑銀塗裝超吸睛! 最近有一款全新的電動公車,正好在重慶幹線上搭乘到了!這款新車外型讓我眼睛一亮,外型採用黑銀塗裝,感覺很時尚感,很吸睛!車身高度比一般的公車還要高一點,氣勢十足。 🚍 簡約內裝+空間升級 走進車內,內裝設計跟低底盤公車有點像,空間寬敞,配備了無障礙車輛區。座椅用的是布感材質,新的坐起來就是舒服,重點這次沒有對向座位,終於不用尷尬地跟陌生人面對面,腳也不用難過的縮緊,實在太棒了! 車內空間很大 LED顯示清晰但字體稍小 車內前後各有一塊LED看板,顯示資訊很清楚,不管是路線還是站名都一目了然,多了前後站的資訊很實用,就是字體稍微小了點。 Type C 充電加分 Type C + Type A + QC 3.0 讚啦 公車上有提供 USB 充電頭,除了支援 PD 3.0 ,居然還有 Type C 👍,這規格比大部分飛機上的都還好用,可惜他是配備在市內公車上,實用性比較不高,但這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配備😲。 加速飛快,注意抓握 電動公車的加速比傳統油車快不少,起步特別有勁,不過對長輩來說,還是需要小心一點,免得還沒抓穩扶手就摔到。 希望加速老舊公車汰換 還有個小缺點是方向燈的聲音真的很大又尖銳,坐在車裡聽久了有點吵,希望未來能再調整一下。 希望現有公車都快點更新成新巴士吧,尤其想到光華巴士那些臭臭的老車,就感覺不舒服,希望大家都可以舒服搭車😄! 🔍 如何輕鬆搭到台北新型電動公車? 想體驗看看這台新的公車嗎?可以透過公車時刻 App 來查詢,找到 車牌 E 開頭 的就是新的電動公車🚌,一起來體驗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