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如何買便宜的美國機票 updated 20160411

在美國買機票光在網路上買就有好幾十家可以買的到,像Expedia, priceline, howire, 或各大airline的網站,買起來一點都不困難,所以當然要選便宜的買啦。為了省錢,我有點玩太多次了XD,也玩出一點心得出來了,讓我常常可以找到便宜的機票,所以今天就是來寫下芭樂便宜機票買法啦

1.時間換取金錢法:

這種方法其實滿簡單的,反正就是等等等等....,等到機票便宜再買,但每天去看機票價格上上下下也很煩阿,所以有個神奇的網站就出現啦,就是Yapta.com這個網站可以追蹤你的機票價格,只要有便宜就會寄mail給你說機票降價了,此外你也可以設定你的目標價格,只要機票價格低於目標價,就自動幫你買啦。不過這種方法也有缺點,那就是機票的價格是跟搭乘的人數有關的,當班機都客滿時,票自然也不會便宜,另外美國機票價格變動最大的時間是飛機起飛前4週以內,因此用這個方法還要很有耐心才是。













2.空間+改變搭機時間換取金錢法 (update 20150322)


這是我感覺比較好的方法,如右圖所示從ATL到CLE 1~10天的機票錢,可以發現2/11起飛要439起跳,可是2/23 2/24起飛卻只要146起跳,點下去後可以選擇回程,一樣有價格給你挑選,就可以方便的知道什麼時候的價格比較便宜。以往是用expedia.com來做範例,priceline也有這種功能。但由於google flight 更好用,可以查的時間更長,還可以同時查詢多家agent,所以建議大家直接使用google flight。但google flight的價格有時候不一定是準的,尤其長榮國際線的機票幾乎都不準,所以當你發現長榮官網的票價比較貴時,最好還是去官網點點看再次確認,當然長榮不會賣美國國內線機票,這只是個善意的提醒。


另外還要注意,美國國內線的機票除了少數航空(south west)以外是不含行李的,若要寄送行李要另外加上一些費用,通常從usd15一件起跳,若不想被收取這個費用,要注意所攜帶的東西(液體)及數量,若是從其他國家飛來,用轉機或延伸航段的方式,這個費用則不一定會被收取,只是票價應該會比較貴,至於怎樣最好就要自行多比較了。美國國內的航空非常容易因為各種因素而造成班機延誤,而且大部分的情況航空公司並不會管你住哪吃什麼,這可不是一哭二鬧三上吊就可以凹到的,最好有買旅遊不便險,只要幾百元,用到的機會很大,是可以一賭的,畢竟因為班機延誤造成行程變動是很傷神的事,若有保險可以吃大餐住好旅館至少可以撫慰身心。當然信用卡的保險也是可以補償的,但要去跟美國航空公司要延誤證明並不是件很簡單的事,尤其美國地勤人員服務態度真的很$#@$#@,只要麻煩的事情通常會推說不會,英文不夠好時又會更麻煩。





3. name your price

這就是鼎鼎大名的priceline推出的遊戲啦,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反正就你出個價看航空公司要不要接受啦,訂hotel也適用,但是這就是要多做功課,知道出多少才不會虧,因為出貴了他也不會退你錢的,而且另外會收一筆不少的奇奇怪怪費用,就是tax+priceline要賺的仲介費啦,所以要出多少錢要拿捏好。我個人是不太愛玩這個,因為要一直試很累,當然是要從低價開始試,加上你不能控制它會幫你買在什麼時間,所以不是很建議,訂訂hotel倒是可以玩玩;另外hotwire也是個可以撿便宜hotel的地方,不過他的玩法比priceline簡單的多,他會告訴你什麼區域幾星級的hotel多少錢可以買到,你只要比比看有沒有便宜就好。



4. last minute and hot deal subscribe (update 20150514)

這其實看字面上就應該懂了,就是等到最後幾分鐘,機票賣不掉的大特價摟,這方法很不保險,但卻是最簡單的,反正就去各大機票agent找last minute的機票即可。但除了淡季飛去大城市,或是漫無目地的只想找個地方出去玩,基本上不建議使用。

還有個懶人法就是訂閱email,例如有個網站叫daily flight deal,訂閱他的email每天都會整理hot deal給你。除了正好碰到你想要去的城市,這種方式還是比較適合沒有旅遊目的地的人來使用。

5. 廉價航空(update 20140421)

其實美國的國內線都跟廉價航空沒兩樣,服務都馬馬虎虎,重點是你會安全到的了目的地就好,但southwest跟virgin airline算是不錯的兩家廉價航空,southwest行李有兩件免費,Virgin有支援很多最新的科技(wireless service in air需要付費),有時候旅遊agent網站是不會顯示這兩家航空公司的票價,記得要去他們的網站逛逛。不過他們也不是沒有缺點,航班數量跟可飛行的目的地是無法跟UA和US airway這些大航空公司所相比擬的,此外要注意為了節省機場費用,有時候他們會飛大城市附近的小機場,通常也都比較遠,要注意加入接駁的費用後是否真有比較划算。


6. 買里程票換機票 (update 20160411)

這是死老闆姓芭近年來在學習的方向,玩里程真的是很複雜,每家航空公司的常飛客方案都有所不同,很難一下寫完怎樣比較好。如果各位朋友住在美國,信用卡開卡送的里程是很可觀的,常常隨便都有個50000miles,已經可以換兩張美國國內來回機票了。簡單的來說,如果現金票價超過美金300,才有玩里程票的空間,最好是那種美國東西岸對飛的行程,像那種LAX飛SFO的現金買買就好了,不然就開車去吧。短程的用BA換AA通常是最佳的方式,如果需要多開口多停留,AC會是比較好的選擇,至於怎麼個玩法最好,就讓研究生大大來教大家吧。

7. Skiplagged (update 20160411)


這是一個最近流行的玩法,買轉機的機票但放棄最後的一段。這方法讓很多航空公司恨的牙癢癢的,對於有單程需求的旅客尤其有用,例如長榮的LAX直飛TPE是$567,比LAX飛TPE轉BKK(曼谷)貴的$466還貴,你可能會覺得不合理,沒錯這是不合理。因為長榮覺得台灣人的錢就是好賺,所以你買單程機票是LAX-TPE-BKK然後最後一段TPE-BKK放棄,就可以現賺100元美金,如果你想要去曼谷玩玩還可以買張單程廉價機票回TPE,等於一張單程且更便宜的機票玩兩個地方。
飛曼谷由台北轉機只要$466

直飛台灣卻要$567
有個網站叫Skiplagged專門就在做這樣的查詢,因此還被UA給告了,可以看看下面影片的簡介,更了解一下這方法該怎麼玩。把握一個原則,在美國境內如果你要飛的目的地是大的Hub像是SFO, ATL, LAX這就很有機會用skiplagged的方式買到比直飛便宜的機票。


建議這樣的玩法最好在美國玩,因為通常大部分人都僅會有手提行李;若要玩在飛國際的機票上,行李是一個麻煩的問題,因為通常沒有過夜,航空公司不會讓你把行李取出來,如果要硬排一個停留,則需要繳一點停留費用(一些稅金),此外有可能機票也會漲點價,這是用這個玩法可能會碰到的問題,要考慮清楚再下手。




美國大節日吃飯守則
5個美國購物血拼必備App
紐約最棒的夜景之一--洛克斐勒大廈
世界上前三棒的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紐約市的肺--中央公園
自由女神像及艾莉絲島遊記
華爾街騎金牛
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奧蘭多迪士尼世界
六條大道讓你去美國當外勞或當美國人順便實現美國夢
迪士尼Epcot
美麗的海上道路 美國最南方的小島--key west
史上最嚴格的航空安檢--以色列航空
史上最嚴的航空安檢--以色列航空第二集

留言

匿名表示…
這篇很有用喔
謝謝你的分享
wacbear表示…
真的,這篇分享超棒的!! (大拇指)
感謝你的文章
幫我解決不少疑惑~ :)

加入外勞芭粉絲團

加入外勞芭粉絲團

文章實用嗎?請我喝飲料當做鼓勵吧!

請我喝杯飲料吧!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7條大道讓你去美國當外勞或當美國人順便實現美國夢(20250519 最新 update)

台灣的就業環境越來越不好,輸出國外當外勞會漸漸變成常態。看到越來越多人去澳洲,東南亞,菲律賓打工。去美國打工自古以來一直都是一個選項,只是人生地不熟,距離又遠,法規複雜。要知道怎麼去打工也不是件簡單的事。這文章是來美國數十個月所聽到看到的方法,用這篇文章做個記錄讓有需要的朋友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去美國當外勞,當然如果你想當美國人也可以作為參考。 1. 綠卡抽籤(即將取消) 如果你看到 DV2022、DV2023、DV2024(Diversity Immigration Visa Lottery) 這樣的標籤,基本上就是所謂的綠卡抽籤。這個好處是每年都可以抽,完全免費,限制很少,只要高中畢業就可以抽籤,夫妻可以分開抽,一人中籤,可以分享給配偶跟子女。但優點也是缺點就是抽的人很多,中籤率很低。如果英文能力不好,沒去過幾次美國,加上有家室,抽中了也是個困擾,到底是要去還是不去?不過這等中籤再來考慮就好,有興趣可以去以下參考網站看看 綠卡抽籤官網 20250213 update 修正官網連結 2. L1工作簽證 L1是我認為一般家境普通,沒有傑出專長的人,心中有夢,很想去美國打工,最有可能成功的方式之二(之一是娶美國人或嫁給美國人)。當然重點是沒錢才需要用這種方法,如果像強國人滿手鈔票,可以選擇的方式還有很多,這個方法可以擺 priority 後面一點。詳細的申請方法跟需求可以參考我的另一篇專文介紹。 申請L1工作簽證去美國工作 2-1. 條約商人(E-1)及條約投資人(E-2)簽證  (2 0160405 update) 有兩種人適合 E1/E2 簽證,第一,有點小錢想去美國創業,因為申請過程需要提供完整營運計畫,很適合已經有 prototype 且已有美國資金支持的 start-up。小錢雖小但至少要有10萬美金。另外一個就是由境外公司外派去美國開公司。E1/E2的優點是投入的金額較小,加上只有條約國能使用,沒有中國跟印度兩大簽證殺手,競爭較少。此外比起L1,則少了需在母公司工作一年的必要條件。是條比較少人走的路,但不失為方法之一。 怎樣申請美國E-2非移民簽證 3. 美國讀書轉H1B工作簽證 如果家境尚可,且喜歡讀書的朋友,去美國拿個學位順便留下工作是不錯的作法。比起其他方式去美國工作,這方法相對比較"...

Grab vs inDrive:檳城叫車 App 實測比較與使用心得

腦瘤術後康復旅遊的最佳選擇:檳城旅遊交通體驗分享 術後首次出國,我選擇了檳城作為恢復之旅的目的地。這裡的生活成本令人愉快:食物、住宿和交通費用僅為台灣的 40~90%,對於需要不定時休息的康復者來說,是理想的旅遊選擇。 檳城現在的天氣像是夏天,夏日般的天氣(上午10點體感溫度超過33度)看似難耐,但對剛從台灣寒冷中解凍的我,大量出汗反而成為一種身體重置。從第一天剛到時,全身的無力感,到了最後一天,我已經不用斷片休息了。  親民的叫車價格 便宜的打車價格及方便的叫車 App,絕對是對我這種還在恢復中的身體,最重要的兩個優點。去任何地方只要打入地名或地址,不用跟用馬來英文跟馬來中文的司機解釋,價格也是在出發前就知道,真是省心好多。任何時候我只要累了或想要吹冷氣,Grab 一下就搞定 (我有買 Grab 的股票,所以要多多支持一下 🤣),恢復中的旅客,檳城或許是你意想不到的療癒選擇。 需求高時加價嚇人 Grab雖然好用,但在需求高的時候加價是很可怕的,動不動就是100%-300%在加價,不過因為當地物價低,即便加價也不會太傷。以短途為例,5馬幣變15馬幣,折合台幣也才111元。 其中一天從汕頭街夜市返程時,遇到下班尖峰,被加價了 100%,要價11馬幣,心生反骨的我不想被加價,用 perplexity 找了一個 Grab 的替代品叫做 inDrive,這 App 是個有喊價功能的叫計程車 App。 拒絕司機的藝術:一場荒謬的喊價遊戲😂 第一次玩這 App,不太了解該怎麼用,先喊了最低價 5 馬幣,叫了 5分鐘都沒有司機理我🤣,手動加價1元後,有個名字看起來像印度裔的司機跟我喊價 8 元,因為是第一次被司機喊價覺得很新奇,無意識的按了拒絕🙅😂。意外看到旁邊有幾間有趣的小店,突然不想搭車了,後來他又 offer 了兩次 8 元,也都被我拒絕了。  逛完了小店,Grab 價格飆升至 16 馬幣,又打開了 inDrive 喊價,這次從 6 元開始,果不其然沒人接單,很快的有兩個華人司機 offer 10 元;因為剛剛只要 8 元,又無意識的拒絕了他們,接著還是沒有司機願意接單😭,摸摸鼻子不斷上修價格到了 10 元,依然沒有司機接單,最後,我徒步走回飯店,因此結束了這次的計程車「喊價遊戲」。 教訓是:別為了省幾塊錢,把自己折騰得太累😂 禁外飲,歡迎外...

去美國工作 - L1A 工作簽申請證心得

過去的30年有個夢想是去西方國家唸書或生活個一陣子,可惜口袋沒錢,英文也不好,這個夢想就一直停滯著,沒想到就在2014年的春天實現了,用的方法是L1簽證(公司內部轉調),與大部分人所使用的H1B有很大的不同,希望這篇可以給希望挑戰去美國工作卻又跟我一樣的沒錢,語言又不好的人一點鼓勵 。 L1資格  1. 目前上班的公司必須在美國有common ownership。可以是一方控股另外一方, 或者雙方同屬於第三方控股。合格的關聯公司關係包括母子公司、姐妹公司,分公司等。在美國的公司最好要有繳稅給美國政府的紀錄,若雇用美國人的員工數目很多,繳稅記錄正常,就比較容易通過 2. 需在目前公司(台灣或其他國家)工作一年以上 L1A or L1B? L1簽證分為兩種,L1A是給高階的管理人員,L1B簽發給核心技術開發人員。 L1有正常的單獨L1申請, 以及為大公司簡化手續大批量申請而設計的Blanket L1。這在申請AIT面試的時候會有欄位需要挑選,記得不要選錯了,申請手續上及費用會有差別的第一次最長可以申請3年,每次可以再延長兩年,。但如果是start-up公司,可能只會先給一年 轉綠卡資格  如果關聯公司已經存在一年以上,L1 簽證一入境美國即可申請綠卡,若是 start-up 公司則要等一年後才能進行申請流程 申請資料及流程 由關聯公司對美國政府提出申請(I-129),需要包含下面資料,最好多付 1225 美金走 premium processing,依規定美國政府必須在15個工作天內回應,審查通過後,才可拿美國政府提供的 I-797 核可證明,申請 AIT 口試 口試也需要把下面資料都帶齊,口試是否會過其實在去之前就應該差不多決定了,除非你有足夠說服的口試官給你簽證的資料,主要是看你過去的出入境紀錄及所提供的資料是否能夠證明你只是去美國工作,而不是準備留在美國 1. 申請人履歷,若為 L1A 需證明目前所在公司職位為高階管理人員 2. 申請人過去工作內容,最好依據工作內容每年詳細填寫 3. 申請人未來工作offer,包含薪水,職位及未來工作內容 4. 目前所在公司的資料,轉調公司的關聯證明 5. 轉調公司資料,需包含繳稅資料,公司現況及員工人數 2015年Q1申請狀況(update...

紐西蘭商務艙實戰如何用 Chase Sapphire Reserve 開卡禮,打造一趟超值修復之旅?

【紐西蘭行程故事】一張單程商務艙,展開一段花大錢的修復旅程 ✈️ 有些旅行,不是計畫好才出發,而是出發了,才開始真正的計畫。 這趟紐西蘭之旅,就是因為「換了一張商務艙單程回程票」,展開了一連串花錢又修復的旅程。 ✨從一張商務艙開始的改變 原本只是單純想把累積許久的點數好好利用,結果陰錯陽差換到了一張「 基督城飛回台北」的單程商務艙 。 飛行體驗升級,計畫也被拉大。既然回程都舒服了,乾脆來場徹底的修復之旅。 💳 Chase Sapphire Reserve 2.0 登場 剛好 Chase 推出新的 CSR 2.0,讓我回想起 2016 年那張 1.0 的光輝歲月,當年拿到開卡禮 100,000 點,讓我完成了一趟歐洲跨年之旅。後來因使用頻率不高,降級成 Freedom。 這次正好有一筆大額要消費,加上 CSR 新版開卡禮是: 100,000 點開卡禮(約價值台幣 46,880) 額外 500 美元 Chase Travel 報銷額度 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情申請,沒想到竟然過卡成功且順利拿到開卡禮!尤其 Chase Shappire 系列的卡片條款已改,曾經領過開卡禮的人「可能」會拿不到開卡禮,這次真的是運氣很好。 👉 有需要申請 Chase 信用卡的朋友,歡迎使用我的推薦連結,讓我小賺一點點數,謝謝支持🙏 CSR/CSP系列:  https://www.referyourchasecard.com/19t/15RB7VTV6C Freedom系列: https://www.referyourchasecard.com/18A/0PT374XWOA Marriott Boundless:  https://www.referyourchasecard.com/252p/9T6NQR5E4F 🧘‍♂️為了恢復而花的大錢 身體尚在恢復期,我知道自己無法負荷長程一般經濟艙。原本預計搭國泰豪華經濟艙從台北飛基督城,單程要價約台幣 38,000 元。 但機票界永遠有驚喜,我竟然發現一張首爾出發、中停台北,飛基督城的商務艙票只要 40,590 元台幣!這張票目前也都還有,也可以從釜山出發,終點可以是紐西蘭的城市( ...

上海數位化之旅:當科技飛速前進,我卻還在找Wi-Fi密碼

距離上一次踏上中國土地已經過去六年,距離上次走進上海已十三年。時隔多年,再度造訪這座東方明珠,我發現自己就像拿著Nokia 3310走進Apple Store的顧客——雖然手機還能用,但總覺得哪裡不太對勁。作為一位來自台灣的科技自由工作者,這次旅程讓我對自身的數位能力有了「痛苦而清晰」的檢視,也讓我體會到原來「數位落差」不只存在於不同世代之間,更可能出現在不同城市之間。 一、數位能力檢視:我是不是該回去重修資訊課? 因為疫情,多年未曾踏上中國大陸,一到上海,我發現自己的數位能力就像停留在石器時代的考古文物。在台灣時還覺得自己挺跟得上潮流,結果一踏入上海街頭,立刻有種「劉姥姥進大觀園」的錯覺——到處都是我看不懂的黑科技。 智慧導航 + 紅綠燈聯動: 城市交通燈號與導航軟體的整合程度,簡直讓我懷疑是不是穿越到了2030年。用高德地圖或百度地圖導航時,螢幕上不只顯示路線,還會貼心告訴你「前方紅燈還有15秒,請準備出發」。我第一次看到時還以為是Bug,結果發現這是標準配備,心裡默默OS:「沒想到Google Map已經是落後的App了。」 想像一下在台北市中心、信義區等繁忙路段,如果導航能提醒您「前方綠燈剩餘 3 秒,請保持 30 公里/小時車速並準備停車」,也許能減少急停急煞的風險。上海的智慧交通生態已經非常成熟,值得台灣城市在基礎建設與數據互通等方面借鏡。   打車App大亂鬥:選擇困難症患者的噩夢: 滴滴、曹操、哈羅⋯⋯光是記住這些名字就讓我頭疼,更別說它們全部整合在地圖App裡,一點開就是滿滿的選項。我站在路邊研究了十分鐘,才發現原來不用下載一堆App,一個高德地圖或百度地圖就能叫車、導航、付款一條龍服務。 不過有個小發現:百度地圖預估的車資總是比較便宜,但實際付款時又會多出一些神秘費用,讓我懷疑是不是有「新手稅」這種東西。 二、台灣科技水準:我們是不是該緊張一下? 比較上海與台灣的現況,不得不承認台灣在部分應用場景確實存在落後情況。台灣雖然有 Uber、LINE Pay,以及各種行動支付服務,但普及率與整合度仍不及大陸。在上海,從掃碼點餐到全程無現金支付,全用同一 App 完成,已成為跨界整合的生活常態,令我印象深刻。說台灣完全落後倒也不至於,但就像拿著功能手機看別人用iPhone一樣,功能都有,就是整合的沒這麼完整。 掃碼點餐:一...

【AI自由行實驗】ChatGPT & Gemini實測北海道六天自由行心得分享

北海道 AI 行程實測|ChatGPT+Gemini 規劃6日旅遊可行嗎? 心得分享 Made by ChatGPT 今天看到一張還滿喜歡的 北海道機票 ,忍不住又燃起了旅行魂。 這次看到的是酷航的票,酷航一直是我少數會考慮搭乘的廉航之一,特別是飛北海道,他們使用的是波音 787 的大飛機,飛行體驗比一般廉航的小飛機舒適很多。 另一間會考慮的廉航是虎航,雖然有些航點只有他們飛,例如旭川。但如果有得選,我還是會盡量避開。 KKday 5/13 含行李只要 $8,888 。輸入折扣碼 KKF300 再折 300 酷航官網含行李要 $11,728 這次也順便來挑戰一下,純靠AI規劃行程,看看到底可不可行。 這次用的工具是 ChatGPT Plus 4o 和 Gemini 2.5 Flash (因為Pro的額度用完了 😂)。 我的Prompt 是這樣下的 5/13 去北海道玩6天幫我排行程 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及附近建議的兩個美食 行程要順 同時考量下 雨天的備案 並幫我建議兩個住宿地點 把各地點做成一張地圖 還有行程表  去程 酷航TR892 桃園國際機場➔日本新千歲機場 12:45/17:45  回程 酷航TR893 日本新千歲機場➔桃園國際機場 19:00/22:30 ChatGPT 行程表 Gemini 行程表 我的結論是:可行,也不可行。 AI規劃行程:理想與現實的落差 在實測過程中,發現AI確實能快速生成一份大致可行的行程,但細節上,還是有不少問題。 1. 行程規劃的問題 Gemini 在排第四天行程時,早上安排去定山溪,下午就要趕回來,時間上非常緊湊且不合理。 定山溪其實蠻適合悠閒泡湯、散步慢遊的地方,這樣硬排完全沒有體驗感。 至於 ChatGPT,第五天排去洞爺湖,結果晚上又急著趕回登別。推測是為了接第六天的班機,但這種走馬看花式的移動,真的有點可惜。 其實如果一開始就先玩洞爺湖和登別,最後幾天留在札幌市區輕鬆收尾,會更合理又順路。 2. 回答方式的差異 兩款AI在互動體驗上也蠻不一樣的: ChatGPT :偏向問答式,有點像一邊對話一邊逐步生成計畫,雖然比較符合我的思考邏輯,但有時真的會覺得它「問太多問題、不做事」,蠻煩的🤭。 Gemini :比較直接,可以快速Ex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