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外勞芭的7個便宜機票購買秘訣總整理 (20190525最新版)


update 20190503
不知不覺這篇文章寫了也要10年了,應該翻修一下了,懷想以前買機票還真是大工程,所有的台灣的OTA(online travel agent像Eztravel、東南、雄獅等)網站都只會寫最低價多少錢,但大部分的情況那個艙等的票都賣完了,價錢擺上去只是擺爽的,根本敲不到票。現在有了Skyscanner、google flight等查票系統進來台灣了,買機票真的簡單好多。拜大數據所賜,甚至可以知道比起過去你買的機票是便宜還是貴及有時間無目的地找便宜機票,真是旅遊業的一大進步阿,現在就來把這些技巧寫給大家知道!

1.時間換取金錢法(update 20190503):

1-1 Skyscanner Email訂閱
以前我是教導用Yapta這樣的網站來追蹤機票價格,但現在有更好用的工具出現了,就是透過Skyscanner來追蹤價格。如果你已經知道你喜歡的時間跟地點及航班,就直接去Skyscanner上選好你要的時間跟地點及航班,然後註冊開小鈴鐺(咦...youtube嗎?),Skyscanner每天都會回報你現在的機票價格為何,當你發現價格降到你的目標區的時候就可以下手了,滿不錯用的。下載他的App(iOS , Android),可以做到同樣的功能。但記得不要設定太多,因為每天被這些信塞滿也是有點煩的。






立即尋找便宜機票


1-2 Skyscanner Line@ 訂閱
第二個方法是用Skyscanner的Line@ 廣搜一整年你想去的地點的便宜機票。加入Skyscanner的Line @後,你可以看到有個低價機票訂閱的按鈕,設定好你想去的地方及可接受的價格,如果有符合條件的航班,每天你都會固定接收到一封notification。以我設定的例子為例,我希望有去峇里島少於7000的機票,就會看到最近正好在特價的馬航航班,價格很不錯,可惜手已經剁完....



小秘訣:機票的價格是便宜還是貴呢?
這是自去年來Google flight推出的新功能,利用大數據的資料,當你在搜尋機票時某些的航班時,會幫你比較過去的平均價格,告知目前你看到的價格是便宜還是貴。我長期關注某些航點的航班,整體來說這個資訊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2.空間+改變搭機時間換取金錢法 (update 20190503)


這是我感覺如果時間彈性比較好的方法,如下圖所示從ATL到CLE 1~10天的機票錢,可以發現2/11起飛要439起跳,可是2/23 2/24起飛卻只要146起跳,點下去後可以選擇回程,一樣有價格給你挑選,就可以方便的知道什麼時候的價格比較便宜。以往是用expedia.com來做範例,priceline跟Skyscanner也有類似功能,但由於google flight 更好用,可以查的時間更長,還可以同時查詢多家agent,所以建議大家直接使用google flight。

另外還要注意,美國國內線的機票除了少數航空(south west)以外是不含行李的,若要寄送行李要另外加上一些費用,通常從USD15一件起跳,若不想被收取這個費用,要注意所攜帶的東西(液體)及數量,若是從其他國家飛來,用轉機或延伸航段的方式,這個費用則不一定會被收取,只是票價應該會比較貴,至於怎樣最好就要自行多比較了。

美國國內的航空非常容易因為各種因素而造成班機延誤,而且大部分的情況航空公司並不會管你住哪吃什麼,這可不是一哭二鬧三上吊就可以凹到的,最好有買旅遊不便險,只要幾百元,用到的機會很大,是可以一賭的,畢竟因為班機延誤造成行程變動是很傷神的事,若有保險可以吃大餐住好旅館至少可以撫慰身心。當然信用卡的保險也是可以補償的,但要去跟美國航空公司要延誤證明並不是件很簡單的事,尤其美國地勤人員服務態度真的很$#@$#@,只要麻煩的事情通常會推說不會,英文不夠好時又會更麻煩。



小秘訣:有時間無目的地找便宜機票
每年都有連續假期,像2020年的春節就是1/23-1/29,這時候我就會用沒有目的地的方式廣掃,看哪些地方有好價格的機票。Google Flight及Skyscanner都有類似的功能,只要設定好出發地點,再日期設定好,目的地留白(也可輸入區域例如:日本),就可以一次看到所有目的地的價格,外勞芭很喜歡這功能,也是我找便宜機票的好幫手!Skyscanner是以國家來分類,價格從少排到大,要注意的是Skyscanner最外層的價格不太準,真的點進去後不見得可以找到第一層的價格,看個參考就好。此外,如果要找非經濟艙,要多花幾次來選艙等,這部份的體驗也比較不好。Google Flight是以一個區域每個城市來看的,其缺點則是無法排序價格,一次不能找全世界的價格,只會顯示地圖上有的城市之價格。建議兩者可以互相搭配服用。


Skyscanner的介面

Google flight的介面


3. name your price

這就是鼎鼎大名的priceline推出的遊戲啦,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反正就你出個價看航空公司要不要接受啦,訂hotel也適用,但是這就是要多做功課,知道出多少才不會虧,因為出貴了他也不會退你錢的,而且另外會收一筆不少的奇奇怪怪費用,就是tax+priceline要賺的仲介費啦,所以要出多少錢要拿捏好。我個人是不太愛玩這個,因為要一直試很累,當然是要從低價開始試,加上你不能控制它會幫你買在什麼時間,所以不是很建議,訂訂hotel倒是可以玩玩;另外hotwire也是個可以撿便宜hotel的地方,不過他的玩法比priceline簡單的多,他會告訴你什麼區域幾星級的hotel多少錢可以買到,你只要比比看有沒有便宜就好。



4. last minute and hot deal subscribe (update 20150514)

這其實看字面上就應該懂了,就是等到最後幾分鐘,機票賣不掉的大特價摟,這方法很不保險,但卻是最簡單的,反正就去各大機票agent找last minute的機票即可。但除了淡季飛去大城市,或是漫無目地的只想找個地方出去玩,基本上不建議使用。

還有個懶人法就是訂閱email,例如有個網站叫daily flight deal,訂閱他的email每天都會整理hot deal給你。除了正好碰到你想要去的城市,這種方式還是比較適合沒有旅遊目的地的人來使用。

5. 廉價航空(update 20140421)

其實美國的國內線都跟廉價航空沒兩樣,服務都馬馬虎虎,重點是你會安全到的了目的地就好,但southwest跟virgin airline算是不錯的兩家廉價航空,southwest行李有兩件免費,Virgin有支援很多最新的科技(wireless service in air需要付費),有時候旅遊agent網站是不會顯示這兩家航空公司的票價,記得要去他們的網站逛逛。不過他們也不是沒有缺點,航班數量跟可飛行的目的地是無法跟UA和US airway這些大航空公司所相比擬的,此外要注意為了節省機場費用,有時候他們會飛大城市附近的小機場,通常也都比較遠,要注意加入接駁的費用後是否真有比較划算。


6. 里程票換機票 (update 20190503)

這是外勞芭近年來在學習的方向,玩里程真的是很複雜,每家航空公司的常飛客方案都有所不同,很難一下寫完怎樣比較好。如果各位朋友住在美國,信用卡開卡送的里程是很可觀的,常常隨便都有個50000miles,已經可以換兩張美國國內來回機票了。簡單的來說,如果現金票價超過美金200,才比較有玩里程票的空間,最好是那種美國東西岸對飛的行程。若像那種LAX飛SFO的機票,用現金買買就好了,不然就開車去吧。中短程的用BA換AA通常是最佳的方式(現在三大美國航空公司都可用少量的mileage開超短程里程,像UA短里程票可能只要8000miles,所以BA已經不完全有優勢)。如果需要多開口多停留的跨洋商務艙,ANA的環球票會是比較好的選擇。里程票玩法千變萬化,目前台灣台灣有不少粉絲團跟部落格專文研究,Trip+是目前最活耀的社團之一,大家可以去那裡走走看看,外勞芭的粉絲團也歡迎大家互相交流切磋!

7. Skiplagged (update 20190504)


這是一個近年流行的玩法,買轉機的機票但放棄最後的一段。這方法讓很多航空公司恨的牙癢癢的,對於有單程需求的旅客尤其有用,例如長榮的LAX直飛TPE是$567,比LAX飛TPE轉BKK(曼谷)貴的$466還貴,你可能會覺得不合理,沒錯這是不合理。因為長榮覺得台灣人的錢就是好賺,所以你買單程機票是LAX-TPE-BKK然後最後一段TPE-BKK放棄,你就可以拿到比較便宜的機票價格。
飛曼谷由台北轉機只要$466

直飛台灣卻要$567







有個網站叫Skiplagged專門就在做這樣的查詢,因此還被UA給告了,可以看看下面影片的簡介,更了解一下這方法該怎麼玩。把握一個原則,在美國境內如果你要飛的目的地是大的Hub像是SFO, ATL, LAX這就很有機會用skiplagged的方式買到比直飛便宜的機票。

建議這樣的玩法最好在美國玩,因為通常大部分人都僅會有手提行李;若要玩在飛國際的機票上,行李是一個麻煩的問題,因為通常沒有過夜,航空公司不會讓你把行李取出來,如果要硬排一個停留,則需要繳一點停留費用(一些稅金),此外有可能機票也會漲點價,這是用這個玩法可能會碰到的問題。此外一張機票一旦no show一段,後面就全部失效,跳機法一定要要玩單程或是放在來回的最後一段才行,芭友們要考慮清楚再下手。







國泰bug票之持續5級地震的CX855 A359 YVR-HKG 商務艙體驗
用高鐵價體驗平躺商務艙
比京都更棒的賞櫻祕境
國泰Bug票之乏善可陳的KA294商務艙
吉隆坡亂吃增重美食之旅
紐約最棒的夜景之一--洛克斐勒大廈
世界上前三棒的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紐約市的肺--中央公園
自由女神像及艾莉絲島遊記
華爾街騎金牛
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奧蘭多迪士尼世界
美麗的海上道路 美國最南方的小島--key west
史上最嚴格的航空安檢--以色列航空
史上最嚴的航空安檢--以色列航空第二集
welcome to American 薪水被美國政府抽稅心得


外勞芭美國生存系列文

七條大道讓你去美國當外勞或當美國人順便實現美國夢
外勞芭在美國面試美國人
大LA地區只有一餐要吃什麼?
第一次心痛地去美國繳稅
想去美國當外勞?先看看你適合嗎?
美國汽車保險懶人包
死老百姓芭最愛的速食餐廳

留言

加入外勞芭粉絲團

加入外勞芭粉絲團

文章實用嗎?請我喝飲料當做鼓勵吧!

請我喝杯飲料吧!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從台灣飛美國該轉機還是直飛?來看我的親身教訓

✈️ 長榮開航達拉斯,我的追愛故事回憶 看到新聞說長榮要開飛達拉斯的新航線, 讓我想起十多年前,有個研究所剛畢業的小屁孩,飛去找遠在美國的女友 ( 現在的老婆,呼.....所以你才能看到這篇文章🤣 ) 買了張便宜的機票。 那時搭的是美國大陸航空(現在已經跟聯合航空合併了)。 因為便宜,加上又想嘗試第一次去東京轉機,加上休士頓轉機總共三趟,飛了將近 30 小時 。 抵達休士頓準備轉機終點達拉斯時,天上開始飄著雪花 🌨️ 身為一個沒看過雪的台灣俗,我當下內心小劇場狂播: 「哇!好浪漫~是不是老天爺在幫我配背景特效?」 我天真地以為這是命運送來的浪漫配樂, 殊不知,這只是惡夢的前奏。 因為休士頓平常不太下雪,機場根本來不及反應, 每架飛機都得除冰,一架要 30 分鐘 , 而我們是 第 16 架 ……你自己算看看要多久 🥲 我們就這樣被關在飛機上 近 6 小時 , 不能動、不能吃、不能下機, 飛機裡的美國人開始暴動,所有人開噴,機長廣播被噓爆 空姐們直接進入「 躲貓貓模式 」,整個消失在機艙深處 🫠 那年頭智慧型手機還不普及,連發個訊息都困難。 老婆到了達拉斯機場等不到人,得先開車回家, 四小時後又再來接我。 (順帶一提,從休士頓開車到達拉斯也才四個半小時,我飛這段卻花了七小時) 現在看到長榮開通直飛航線, 我只想說一句話: 謝謝長榮,雖然晚了十多年,但你總算來了 🙌

7條大道讓你去美國當外勞或當美國人順便實現美國夢(20250519 最新 update)

台灣的就業環境越來越不好,輸出國外當外勞會漸漸變成常態。看到越來越多人去澳洲,東南亞,菲律賓打工。去美國打工自古以來一直都是一個選項,只是人生地不熟,距離又遠,法規複雜。要知道怎麼去打工也不是件簡單的事。這文章是來美國數十個月所聽到看到的方法,用這篇文章做個記錄讓有需要的朋友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去美國當外勞,當然如果你想當美國人也可以作為參考。 1. 綠卡抽籤(即將取消) 如果你看到 DV2022、DV2023、DV2024(Diversity Immigration Visa Lottery) 這樣的標籤,基本上就是所謂的綠卡抽籤。這個好處是每年都可以抽,完全免費,限制很少,只要高中畢業就可以抽籤,夫妻可以分開抽,一人中籤,可以分享給配偶跟子女。但優點也是缺點就是抽的人很多,中籤率很低。如果英文能力不好,沒去過幾次美國,加上有家室,抽中了也是個困擾,到底是要去還是不去?不過這等中籤再來考慮就好,有興趣可以去以下參考網站看看 綠卡抽籤官網 20250213 update 修正官網連結 2. L1工作簽證 L1是我認為一般家境普通,沒有傑出專長的人,心中有夢,很想去美國打工,最有可能成功的方式之二(之一是娶美國人或嫁給美國人)。當然重點是沒錢才需要用這種方法,如果像強國人滿手鈔票,可以選擇的方式還有很多,這個方法可以擺 priority 後面一點。詳細的申請方法跟需求可以參考我的另一篇專文介紹。 申請L1工作簽證去美國工作 2-1. 條約商人(E-1)及條約投資人(E-2)簽證  (2 0160405 update) 有兩種人適合 E1/E2 簽證,第一,有點小錢想去美國創業,因為申請過程需要提供完整營運計畫,很適合已經有 prototype 且已有美國資金支持的 start-up。小錢雖小但至少要有10萬美金。另外一個就是由境外公司外派去美國開公司。E1/E2的優點是投入的金額較小,加上只有條約國能使用,沒有中國跟印度兩大簽證殺手,競爭較少。此外比起L1,則少了需在母公司工作一年的必要條件。是條比較少人走的路,但不失為方法之一。 怎樣申請美國E-2非移民簽證 3. 美國讀書轉H1B工作簽證 如果家境尚可,且喜歡讀書的朋友,去美國拿個學位順便留下工作是不錯的作法。比起其他方式去美國工作,這方法相對比較"...

腦瘤手術筆記 36 - 我的腦瘤治療之路,更像一場漫長的中風復健

腦瘤治療經歷分享:從症狀發現到現在的完整記錄 本文重點目錄 為什麼要分享這段經歷? 腦瘤早期可能的症狀識別 腦瘤診斷過程:從懷疑到確診 腦瘤治療方式詳解 腦瘤術後復原過程 腦瘤術後後遺症:20個月後的復原狀況 腦瘤治療心得與建議 結語:希望與勇氣的傳遞 為什麼要分享這段經歷? 在被推進手術室之前,我從沒想過,我會經歷一場漫長而艱辛的「中風復健」。 「你的狀態很像中風」 ,是中醫師在我漫長的復健路上給我的註腳。我的故事,始於一些被你我輕易忽視的小毛病——眼睛模糊畏光、感覺無力、皮膚過敏,卻一路通往了有兩顆腫瘤的大腦。這份紀錄,只有最真實的診斷過程、手術方式、質子治療,以及至今仍日夜伴隨我的後遺症。 為什麼要寫?因為我想用這段從鬼門關走一回的經歷,告訴同樣在奮鬥的你: 你不孤單。 如果你或你的家人,也正為腦瘤、癌症或中風後的漫漫長路感到無助,希望我的分享能像一位陪你走一段路的朋友,給你一些實際的參考、一點溫暖的安慰,和一份 「原來,我也可以用自己的步調慢慢好起來」 的希望。 腦瘤早期可能的症狀識別:那些容易被忽視的警訊 長期症狀(腦瘤發現3年以前) 眼部症狀: 從小時候開始,我就不定期有眼睛模糊引起偏頭痛的症狀, 勞累時更容易發生 。眼睛畏光,出門必須戴太陽眼鏡。(這些症狀在術後完全消失) 神經系統症狀: 經常感覺腿部無力,但各項醫學檢查(力量測試、抽血、神經測試等)結果均正常,醫生無法找出原因。 皮膚過敏症狀: 慢性蕁麻疹,約3天發作一次,需服用抗組織胺藥物。喝酒或泡溫泉會誘發。(術後症狀明顯減輕) 關鍵症狀出現(腦瘤發現前1年) 視覺異常: 出現輕微 複視 症狀 ,各種眼部的檢查都做了,但沒有發現問題。醫生診斷為壓力造成,但離職休息一個月後仍未改善。這個症狀才讓醫生懷疑腦部可能有問題。 消化系統問題: 重複發作的胃食道逆流和脹氣,長期服藥和飲食控制無效。(術後經過8個月治療才逐漸改善) 神經反應遲緩: 身體反應變慢,在跑步時踢到突出物,因反應不及而摔倒,可能是 腦水腫 造成的早期症狀。 ...

踏遍球場--釜山社稷棒球場(韓國樂天巨人主場): 韓國最佳啦啦隊

這個專題已經暫停更新一陣子了,主要是因為過去幾年都住在美國,雖然走過一些不錯的球場還參加了球場 tour,大部分都是介紹球場建築緣起,博物館跟球員記錄,這些知識我想太多人比我還熟悉的多,就不廢話了。美國的球賽部分除了花生,熱狗,啤酒,Let's Go XXX,球迷裸奔老實說也沒什麼好寫的,告訴各位芭友一堆老人歷史也不有趣,所幸就開他天窗。 作為一個與展元不同的棒球之神一同度過30年的中老球迷,能去各地球場走走,還是很興奮滿足,但遠遠不及這次去釜山看球所獲得的驚艷,想起來我已經很久沒有去全猿主場見見Lamigirls,相信他們應該也進步不少,應該找個時間去走走了。 說實在韓國真的是很不國際化的國家,釜山又比首爾更鄉下,想當年我在首爾用破我的破英文跟手上拿著Toeic的高中韓國妹問路,他居然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就知道基本上英文到處沒有用,說英文也不會通,看韓文又不會懂,光買票就是個大問題,還好Lotte Giant不是什麼大熱門隊伍,不會滿場,開場前去現場買票就可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拍下球場座位圖,用指號碼的方式跟售票員溝通你想要的座位,這樣的方式買票就完全沒有問題,畢竟韓國人英文差,理解力還是不錯的。我最喜歡坐本壘版後方稍高一點的位置,因此選擇了54號本壘版後方高層的看臺,只要10000韓圓(約8.72USD),滿便宜的。 雖然有兩個討厭的竿子但視野不錯 就是票摟 有露營票,而且真的有人在球場露營!連兩場打到半夜,還真是值回票價 這場Lotte的比賽是我目前去現場看球最的棒的比賽沒有之一。原因第一是球隊拼勁,第二是啦啦隊及燈光,第三是球迷。一場比賽打了5小時還沒打完,第10局雙方沒有突破僵局制可以各打5分,還包含一支滿灌炮,這種比賽我還是前所未見,最終打到12局還看到再見安打,害我第一次看了6小時棒球,還花了比球票貴的13500韓圓坐計程車回旅館,連做夢都還在球場喊著Lotte.... 10局結束已經23:31 剛好5個小時 應援團雖然只有5人,但真的是一流水準,Lotte girl的量不如Lamigirls多,但質量真的相當優良,我看過各式比賽的show girls,能讓我眼睛一亮的並不多,Lotte妹跳舞的動作與節奏真的很到位,充分展現長髮飄逸的特色,加上不是跟滿街都一樣的韓國白臉紅嘴妝,雖然只是簡...

幫朋友找到回遠方家的便宜機票,附送買一送一日本機票

聖克里斯多福機票攻略:我是如何幫一家四口省下11萬,還多賺到日本機票的? 一次不經意分享自己的 里程票心得 後,朋友米家找上了我。他們一家四口想要回到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St. Kitts and Nevis)老家,但機票價格令人卻步。 米爸是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St. Kittz and Nevis 人,剛聽到這個國家名字我以為是 ”聖克里斯多福” 及 “尼維斯” 兩個地方,後來米媽跟我說這是其實是一個國家,我才知道原來世界上有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這個國家,真對不起米爸,我孤陋寡聞😅。 米媽跟我說他們查機票一人要價7萬多元,花不太下去。可是他們上次回家已經是10年前,真的很想回家一趟。 現況與挑戰 一家四口想在暑假回家 目前查票每人高達7萬元 已有10年未能返鄉 預計停留一個月 為了幫米家一家人在暑假順利返鄉,我先做了初步的機票查詢。透過 Google Flight,我發現美國航空(AA)有相對優惠的票價,約每人 1,501 美元(折合約新台幣 49,232 元)。但我知道,這只是開始,一定還有更好的選擇。 我開始嘗試調整出發與回程的日期,結果發現價格起伏極大,而且實際點進網站後,票價常常比顯示的貴上好幾千元,顯示出這幾天的航班價格非常不穩定。Google Flight 上看到的價格,其實是幾小時前的資料,並非即時報價。 於是我轉向 Kayak 等其他比價平台深入搜尋。因為這類平台的比價結果,其實會受到航空公司或 OTA(線上旅行社)是否付費上架的影響,因此便宜機票很可能就這樣被隱藏了。幸運的是,我在 Kayak 發現 AA 的官網有能搭配日航(JAL)的航班組合,雖然選擇不多,但值得一試。 後來我直接進到 AA 的官網,把米家四位成員的年齡一一輸入,結果真的找到了比其他平台更便宜的機票!原來是日航針對11歲以下兒童提供了 75 折的優惠。不過這張票有個小問題:回程必須從東京羽田機場自行轉移到成田機場。考量到米家的兩位小朋友,這樣的轉機方式實在不夠友善。 改掉 737MAX 的航班 但米家這次回家預計待一個月,時間上比較有彈性。我重新微調出發與回程的日期,排除過夜轉機與不便航段,終於找到一組每人只要 1,26...

去美國工作 - L1A 工作簽申請證心得

過去的30年有個夢想是去西方國家唸書或生活個一陣子,可惜口袋沒錢,英文也不好,這個夢想就一直停滯著,沒想到就在2014年的春天實現了,用的方法是L1簽證(公司內部轉調),與大部分人所使用的H1B有很大的不同,希望這篇可以給希望挑戰去美國工作卻又跟我一樣的沒錢,語言又不好的人一點鼓勵 。 L1資格  1. 目前上班的公司必須在美國有common ownership。可以是一方控股另外一方, 或者雙方同屬於第三方控股。合格的關聯公司關係包括母子公司、姐妹公司,分公司等。在美國的公司最好要有繳稅給美國政府的紀錄,若雇用美國人的員工數目很多,繳稅記錄正常,就比較容易通過 2. 需在目前公司(台灣或其他國家)工作一年以上 L1A or L1B? L1簽證分為兩種,L1A是給高階的管理人員,L1B簽發給核心技術開發人員。 L1有正常的單獨L1申請, 以及為大公司簡化手續大批量申請而設計的Blanket L1。這在申請AIT面試的時候會有欄位需要挑選,記得不要選錯了,申請手續上及費用會有差別的第一次最長可以申請3年,每次可以再延長兩年,。但如果是start-up公司,可能只會先給一年 轉綠卡資格  如果關聯公司已經存在一年以上,L1 簽證一入境美國即可申請綠卡,若是 start-up 公司則要等一年後才能進行申請流程 申請資料及流程 由關聯公司對美國政府提出申請(I-129),需要包含下面資料,最好多付 1225 美金走 premium processing,依規定美國政府必須在15個工作天內回應,審查通過後,才可拿美國政府提供的 I-797 核可證明,申請 AIT 口試 口試也需要把下面資料都帶齊,口試是否會過其實在去之前就應該差不多決定了,除非你有足夠說服的口試官給你簽證的資料,主要是看你過去的出入境紀錄及所提供的資料是否能夠證明你只是去美國工作,而不是準備留在美國 1. 申請人履歷,若為 L1A 需證明目前所在公司職位為高階管理人員 2. 申請人過去工作內容,最好依據工作內容每年詳細填寫 3. 申請人未來工作offer,包含薪水,職位及未來工作內容 4. 目前所在公司的資料,轉調公司的關聯證明 5. 轉調公司資料,需包含繳稅資料,公司現況及員工人數 2015年Q1申請狀況(update...